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如图所示是用羊角锤拔钉子的情景,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羊角锤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分析 先找出阻力作用点,然后过作用点作竖直向下的阻力;
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图,即过支点作垂直于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

解答 解:过钉子与地面的接触点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阻力F2
由图可知,杠杆的支点在O点,过支点O作垂直于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L1.图示如下:

点评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不是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V.
(1)如图所示是小红实验的电路,但连接不完整,请你帮她完成电路的连接;
(2)小红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她认真观察两电表示数后,推断故障是小灯泡接触不良或灯丝断了,如果她的推断是合理的,则她观察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填“有”或“没有”);
(3)电路连接完整后,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实验的有关记录与计算如表:
实验次数123
电压(V)2.201.502.50
电流(A)0.220.180.24
功率(W)0.480.270.60
电阻(Ω)10.008.3310.42
①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0.484W;
②小红注意到灯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暗,第三次比第一次更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结论是灯泡的亮暗与其实际功率有关,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或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③小红有些纳闷儿:导体的电阻不是与电压、电流无关吗?怎么三次计算的灯丝电阻却不一样呢?对此,合理的解释是: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而灯泡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灯丝的温度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实验室提供的定值电阻由5Ω、10Ω、15Ω三种规格,小明同学选取5Ω的定值电阻,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经检查,电路元件完好以及各处连接接触良好,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则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将保持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2)小明想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但是根据看到的上述现象,他知道电路的连接存在某些错误,请你帮他检查电路,并在图中变动尽量少的接线予以改正(在错误的连线上打“×”,然后画出正确的接线)
②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测出多组电流、电压值后,小明认为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做出实验结论了,但是同组的小丽认为应该分别换用10Ω、15Ω电阻,重复上述过程继续实验,你认为她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3)小宇同学用改正后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先将5Ω电阻接入电路,检查滑片处在阻值最大处后,就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接着再分别用10Ω、15Ω电阻替换5Ω电阻,重复上述操作.
①你认为小宇在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是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②在上面的实验条件下,你的改进方法是改变接入电阻的顺序,先接入15Ω的电阻,每次更换电阻后,要移动滑片,保持与第一次的电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和他的伙伴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①②③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分析①③④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此实验还探究了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ρ=1.0×103kg/m3
(3)若将图③物体向上提,使其露出地面一部分,则水面高度会下降(选填“上升”或“下降”),杯底所受压强将变小,若剪断图③中的细线,物体将下沉(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做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如图a所示右端偏高,则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杠杆如图b所示处于静止,则杠杆平衡(平衡/不平衡),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通过将钩码向右移动(或增减钩码)(填写一种可行的做法即可).

(1)小红根据图c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说明这一结论并不正确,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沿斜向下(竖直向下/斜向上/斜向下)拉杠杆并测出力的大小进行验证.
(2)小华根据图c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这样就得出结论是否合理?不合理;简述理由:只做一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是我市芦淞大桥一侧安装的玻璃装置,你认为该玻璃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  
A.美观B.广告C.隔断噪音D.行车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由图B和C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由图C和D可知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当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时,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为2.4N.
(4)此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车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木块没有受到小车对它的摩擦力
D.当小车受到阻力而停下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粗糙,木块将向左倾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踢出去的足球运动轨迹,请做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