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声音不能在雪中传播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分析 (1)(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雪松软多孔,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据此解释;
(4)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解答 解:A、“悦耳动听”是说声音好听,即说明声音的音色优美,而不是响度较大,故A错误;
B、“大雪过后,万籁俱寂”是因为雪松软多孔,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从而使周围显得寂静,但不能说明声音不能在雪中传播,故B错误;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辨别来人是谁,故C错误;
D、“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特性的辨别、声音的传播条件与特点等,属声学基础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无空隙
B.烧菜时在远处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折断的粉笔很难合成一个整体,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活动中:

(1)小明发现用干燥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于干燥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都能吸引纸屑,这说明它们都带了“电”,用摩擦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如图,将两个带电棒相互靠近,发现相互排斥的是图a、b,相互吸引的是图c;
(3)爱动脑及的小华想,除了正电荷和负电荷之外,到底有没有第三种电荷呢?他分析:如果能找到既能和带电玻璃棒相互吸引,也能和带电橡胶棒吸引的物体,则说明有第三种电荷存在,你认为他的分析有道理吗?没有道理.
(4)小华找了一段PVC水管,分别去靠近上图中的带电玻璃棒和带电橡胶棒,发现真的相互吸引力,于是他认为找到了第三种电荷,你认为原因是PVC水管本身不带电.小华查阅有关资料发现“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不可能存在第三种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20度,若入射光线远离镜面,则反射光线远离镜面,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反射角是0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小明站在路边等校车,坐在行驶而来的校车上的杨丽说:小明是运动的.杨丽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A组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装置的错误将导致他们测出的水温偏高.
(2)图乙所示的是B组同学在某时刻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92℃.
(3)B、C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根据实验数据,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98℃.
(4)沸腾图象表明,B、C两组将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这是由于两组所用水的质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是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12.50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小球从A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将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丝串联在电路中,接通电源后,粗导线两端的电压小(选填“大”、“小”或“相等”).两个5Ω的电阻串联后产生的效果与一个10Ω的电阻效果相同,应用了等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337.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