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取10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3)容器底压强减小了多少?

分析 (1)已知木块的体积,则就可以知道它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那么知道了V和水的密度,则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就可以算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由题意可知,剪断细线后,木块时漂浮在水面上的,则F=G,知道了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就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变形式算出此时木块在水中的V,最后用木块的体积减去V就算出了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3)液体压强公式是P=ρgh,要算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就需要先算出液面高度下降了多少,而液面下降的高度取决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所以用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除以容器的底面积,就可以算出水面减小的高度,从而就可以算出减小的压强.

解答 解:(1)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gV=1.0×103kg/m3×10N/kg×1.0×10-3m3=10N;
(2)因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所以剪断细线后,木块会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
由于漂浮,所以F=G=6N,
由FgV得:V=$\frac{{F}_{浮}}{{ρ}_{水}g}$=$\frac{6N}{1.0×1{0}^{3}kg/{m}^{3}×10N/kg}$=6×10-4m3
则V=V-V=1.0×10-3m3-6×10-4m3=4×10-4m3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水面下降的高度:h=$\frac{{V}_{露}}{{S}_{容器}}$=$\frac{4×1{0}^{-4}{m}^{3}}{4×1{0}^{-2}{m}^{2}}$=0.01m,
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p=ρgh=1.0×103kg/m3×10N/kg×0.01m=100Pa.
答:(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0N.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4×10-4m3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100P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公式的计算,本题中的第(2)问要把握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本题中的第(3)问要把握V的变化会引起h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表:

时间/min01234567
温度/℃9092949698989798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6min记录的数据明显错误,判断的理由是:液体沸腾时,液体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请根据修正后表格中的数据,在上图坐标中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从烧杯口冒出的缕缕“白气”是液态(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98℃,此时液面上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乙(填“甲”或“乙”)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5)实验中,小明发现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过长,可能原因水的质量太大(或水的初温过低).(写一个)
(6)在家中做该实验的小华,记录了水在将要沸腾至完全沸腾这一过程中水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是:水在沸腾前到沸腾过程中,声音的响度是由大到小.(填大或小)
(7)同时小华还注意到,等水沸腾一段时间,拔掉电水壶的插头后(电水壶是靠内部的电热丝来加热水的),水壶中的水还要再沸腾很短的时间才停止冒泡.爱动脑筋的她猜想:可能是因为电热丝的温度比水的沸点要高,水还要短时间从电热丝上吸热,所以拔出插头后,水壶中的水还会沸腾很短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是我国海监船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开展维权巡航执法,海监人员正在用相机拍摄钓鱼岛,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在用相机照相时,如果要使相机上的像更大一此应该把镜头向前伸.(选填“前伸”或“后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为了测牛奶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面,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小明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224g后,把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是60cm3
(3)测量烧杯和杯中剩余牛奶的总质量时,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为152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牛奶的密度为1.2×103kg/m3
(5)在没有量筒,只有天平、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杯子和笔的情况下,要测出牛奶的密度,请你完成实验.
步骤:(测得的物理量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①用天平称出空杯子的质量m0
②往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对杯子作标记,用天平称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l
③将水倒掉并擦干杯子,再向杯中倒牛奶至标记处,用天平称出牛奶和杯的总质量m2
根据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牛奶密度表达式:ρ牛奶=$\frac{{m}_{2}-{m}_{0}}{{m}_{1}-{m}_{0}}•{ρ}_{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如图所示三种仪器的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在竖直的挡板甲、乙中间夹着一个物体A,当挡板给A的压力为100N时,物体A在竖直向上200N的拉力作用下匀速上升,要使物体A匀速下降,A有多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中的现象与光的折射无关的是(  )
A.
手指“长胖了”
B.
水中的“树”
C.
水下的冰山
D.
折断了的筷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在西昌发射中心,10日晚降轨成功.2013年12月14日,如图所示,“嫦娥三号”经过主城减速段(开始720s 动力下降,7500N发动机启动工作,目的是把速度减下来,从距月15km下降到3km)、快速调整段(从距月3km下降到2.4km,快速调整着陆姿态)、接近段(从距月2.4km下降到100m,确定着陆区并开启粗避障模式,降落相机传回月球表面照片)、悬停段(在距月100m处悬停30s,确定着陆地点,缓速下降,开启精避障模式,距月30m时,7500N发动机关机,实现软着陆),晚上21点,嫦娥三号探测器稳稳地降落在了月球虹湾着陆区.2013年12月15日,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太阳帆板和桅杆正常展开,和嫦娥三号着陆器成功实现分离,在嫦娥三号的相机注视下,玉兔号缓缓登上月球,并且在月面上留下了属于中国的“脚步”.
“玉兔号”月球车通过轮子行走,两侧有能活动的太阳能板,携带有望远镜进行短距运行和天文观测,车底装有测月雷达,将切开月球下面100m 深度的地方进行探测.
请任选“嫦娥三号”落月过程、“玉兔号”巡视器、“玉兔号”巡视器和着陆器分离过程的某个现象,根据示例再写出所涉及的一个物理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嫦娥三号降落过程中运动轨迹是曲线;
物理知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回答:物理现象:月球车上面有天线,地面上的工作人员通过电磁波实现对月球车的控制
物理知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受力平衡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不直接接触的物体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D.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