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2008年4月6日,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外白渡桥南段在潮水上涨时,借助驳船受到的浮力将桥慢慢顶起,并在原地转向,由驳船经黄浦江运载到工厂进行维修(如图所示).若外白渡桥南段装载到驳船后,驳船排开水的体积增加了580m3,则外白渡桥南段重为5.8×106N(水的密度ρ=1.0×103kg/m3).

分析 知道外白渡桥南段装载到驳船后驳船排开水增加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增加的浮力,外白渡桥南段装载到驳船上前后,驳船始终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驳船增加的浮力等于外白渡桥南段的重力,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外白渡桥南段装载到驳船后,驳船增加的浮力:
F=ρgV=1.0×103kg/m3×10N/kg×580m3=5.8×106N,
因外白渡桥南段装载到驳船上前后,驳船始终漂浮,
所以,外白渡桥南段的重力等于驳船增加的浮力,
即外白渡桥南段的重力G=5.8×106N.
故答案为 5.8×106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知道外白渡桥南段重即为驳船增加的浮力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凸透镜(f=12cm)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前他将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表是小华通过实验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
次数
物距
u/cm
像距
v/cm
16015
23020
324
42030

(1)在第3次实验中,为得到清晰的像,像距应为24cm,第4次实验时所成的像是倒立(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2)分析表中数据,你发现成倒立实像的大小与物距(选填“焦距”、“像距”或“物距”)有关.
(3)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靠近透镜,将光屏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4)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
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
(5)小华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靠近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大于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L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逐渐从透镜处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将D.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他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白纸上得到一个亮点F,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5.2cm.
(2)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中一个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光屏.
(3)小明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他采用的方法是: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大小合适的凸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到镜面距离关系.
(2)实验中用大小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C”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选填“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或“蜡烛C本身”).
(5)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6)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电烙铁
B.
      电风扇
C.
         电熨斗
D.
      电水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试管中的固体颗粒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小一点好.
(2)实验中,使烧杯中的水缓慢升温的最终目的是使固体受热均匀.
(3)根据正确实验获得的信息,画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从图象中可看出,该固体是晶体(晶体/非晶体).
②从图象中可看出,在t1时间内,单位时间内固体的温度变化越来越小.请对这个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流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看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灯L1断路或电流表断路.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3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0.52A,I=1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I=I1+I2(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或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
(5)小敏连接了如图2的实物连接图,此时,电流表测的是干路(“L1”、“L2”、“干路”)的电流.若要测灯L2的电流,请你在图2上只改动一根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在需改动的导线上打“×”,再画出重新连接后的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由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作图丁(填“丙”或“丁”)所示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为了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引入了压强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物理课上,张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只透镜,不知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你能想出判别的方法吗?”爱动脑筋的甲同学:“这还不简单,直接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嘛!”,同桌乙同学也不甘落后:“将它放在太阳下照一照也可以判断出来哦!”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1)甲同学判断的依据是: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乙同学判断的依据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