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亮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小明根据电路图,把有关元件连接完整.
表(一) 表(二)
次序123 次序123
电压(V)2.04.0  电阻(Ω)51015
电流(A)0.10.2  电流(A)1.20.60.4
(2)调节滑片位置,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前两次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表(一)中所示,第3次两个电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①请把第3次的电表读数填在表(一)中;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使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是20Ω;③对表(一)中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如果仍用图甲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记录数据如表(二)所示,实验中当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后,每次应移动滑片的位置,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表(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4)小亮同学在做完实验后思考,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如果用一只合适的电灯来代替定值电阻,是不是可行?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不可行;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不同电压下灯丝的电阻不同.
(5)小明和同组的小亮商量后认为还可以利用所提供的器材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实验桌面上有)的电功率,于是小明把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继续进行实验,小明的操作规范,但当他把开关闭合时却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却有示数,则可能的故障是灯泡断路.
(6)小明和小亮商议后排除了故障,正确测得3组实验数据:U1=1.6V,I1=0.20A;U2=2.2V,I2=0.26A;U3=2.5V,I3=0.30A.根据测量的数据,小明所测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W.
(7)在实验中,另一组的小刚同学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立即看到灯泡发出明亮的光,则他在实验操作中的两个不当之处是:①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未断开;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未移至最大阻值处.
(8)实验结束后,小刚同学将测得的多组数据作出了I-U图象,结果发现图线不是一条直线,这表明通过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小刚很郁闷,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分析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读出示数,由R=$\frac{U}{I}$求出电阻的阻值;
分析表一得出电流与电压的正比例关系;
(3)根据表二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反比例关系;
(4)要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使电阻不变,并根据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
(5)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
(6)根据P=UI进行计算;
(7)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将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
(8)根据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如图所示:

(2)①由图乙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示数为6V;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示数为0.3A;
②由I=$\frac{U}{R}$得,R=$\frac{U}{I}$=$\frac{2V}{0.1A}$=$\frac{4V}{0.2A}$=$\frac{6V}{0.3A}$=20Ω;
③由表一中数据知,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可得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由表二数据知,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一定值,可知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4)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的阻值不变,由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不能用电灯来代替变阻器;
(5)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却有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断路;
(6)由数据知,当U=2.5V时,I=0.3A,则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
(7)连接电路后,灯泡立即发出明亮的光,说明开关已闭合,且电路中电阻较小,故问题为:①连线时开关应断开,不能闭合; ②滑动变阻器滑片未处于阻值最大处;
(8)由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
故答案为:(2)①6;0.3;②20;③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4)不可行;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不同电压下灯丝的电阻不同;(5)灯泡断路;(6)0.75;(7)①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未断开;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未移至最大阻值处;(8)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点评 本题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考查了电表的读数、实验数据的分析、电阻及电功率的计算、电路故障的分析、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考查全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山洞需要90s,请求出山洞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镍铬合金0.50.5
B镍铬合金1.00.5
C镍铬合金0.51.0
D锰铜合金0.50.5

(1)按照如图1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A、B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如图1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4)要进一步研究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就需要测量导体的电阻,小明的实验方案和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和示数如图2所示.但通过观察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过小,这样会导致实验误差偏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电流表改用小量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某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的厕所自动充水装置.自来水管持续供给的较小量的水储备到一定量后,放水阀门自动开启,开始冲洗厕所.实心圆柱体浮体M的质量为6.0kg,高为0.17m,阀门N的面积为7.0×10-3m2;连接M、N的是长为0.15m的硬杆(体积和质量都不计).当浮体M露出水面的高度只有0.02m时,阀门N恰好被打开,水箱中的水通过排水管开始排出.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不计阀门B的质量和厚度.当水箱开始排水时,求:(g取10N/kg)
(1)浮体M受到的浮力.
(2)浮体M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图中完成光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12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点移动到a点时(a、b是R2上的某两点),使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减小10Ω,相对应的电流表示数之比为3:5.求:P在a、b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的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绵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绵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图b,可以得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小刚根据海绵凹陷程度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
(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3)通过观察b、d两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若将开关闭合,电流表A1的读数为1.1A,电流表A2的读数为0.2A,则通过L2的电流是0.9A,若电压表示数为3V,则L1两端的电压是3V,L2两端的电压是3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方向一定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C.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