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张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
(1)他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其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碎冰受热均匀,同时温度上升速度较 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读取各个时刻的温度;
(2)冰在B点处具有的内能 _____C点处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如果持续加热,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像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若几节干电池串联,则如图乙所示。现有一种干电池,每节电池电压U=1.5V,内阻r=1Ω.用这种电池给一个“12V6W”的小灯泡供电。试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电阻
(2)若要小灯泡正常发光,需要几节这样的干电池串联?此时干电池电阻的电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未连接部分连接好(连线不得交叉);
(_______)
(2)同学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小灯泡两端不同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为________Ω;
(3)从图像还可以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逐渐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4)实验中测出了小灯泡在多次不同电压下的灯丝电阻,有些同学认为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他们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5)该实验的整套装置还可以用于测小灯泡的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破冰船满载时的总质量是2×104t,在某次破冰时,破冰船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10m2,冰面受到压力为破冰船满载时总重力的0.1倍。工作到某基地补充了100t的物资后,吃水深度达到8 m,ρ海水=1.0×103kg/m3,则“雪龙”号破冰船对冰面的压强和补充物质后增加排开海水的体积分别是( )
A.2×106 Pa 200m3
B.2×107 Pa 100 m3
C.2×106 Pa 100 m3
D.2×107Pa 200 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__________运动,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由____两次实验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3)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N;若将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4 N,此时的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是_____N。
(4)小明认为实验过程中难以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辆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热值高的燃料,因为热值高的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B.公交车通过燃烧柴油提供动力,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人在车上会闻到柴油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D.夏天阳光照射时,公交车铁皮外壳温度较高是因为铁的比热容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流表的量程为0~3A,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相等,闭合开关S、S1,将变阻器R2滑片置于最下端,将变阻器R1滑片从最下端向最上端移动;闭合开关S、S2,将变阻器R2滑片由最下端逐渐向上移动至最上端。 两种情况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6V
B.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
C.电路中消耗的最大功率为3. 6W
D.同时闭合三开关,将变阻器R2滑片置于最上端,滑动变阻器R1的取值范围为2. 5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再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然后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现象,得到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为了保证这个实验的结论真实可靠,做这个实验时,应注意不能_______,避免外界条件的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同学制作了一个水透镜(利用注射器注水或吸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然后保持水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并测出水透镜的焦距,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实验现象与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凸透镜的焦距f/cm | 14 | 16 | 18 |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物距u/cm | 30 | 32 | 30 | 35 | 30 | 32 |
像距v/cm | 26 | 23 | 34 | 29 | 45 | 37 |
像的正倒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像的大小 | 缩小 | 缩小 | 放大 | 放大 | 放大 | 放大 |
像的变化 | 由大变小 | 由大变小 | 由大变小 |
(1)根据表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和数据,总结出一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图乙中,AB表示蜡烛,A2B2表示序号2的实验中所成的像,A6B6表示序号6的实验中所成的像,请通过作图找出形成A6B6时凸透镜右侧的焦点F6_____;
(3)若在进行序号6的实验时,小明发现随着蜡烛的燃烧,烛焰的像偏离了光屏的中心,则此时烛焰的像与光屏中心的距离_____(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过程中蜡烛长度的变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