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B.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近视的形成:(1)睫状体功能降低不能使晶状体变薄,晶状体折光能力大. (2)眼球的前后方向上过长.这两种结果都能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用凹透镜制成眼镜矫正近视;远视:(与近视相反) 用凸透镜矫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性质的不同,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
②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实验通过比较(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③实验中发现煤油温度升高较快,水温度升高较慢,这表明比热容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提高车辆通行质量,福州交警在市区一些道路某些时段推出“绿波通行”,即车辆在绿波路段以如图所示的50km/h~55km/h范围内行驶,一路绿灯。在绿波时段,质量是1.2×103kg的汽车,经过绿波路段上相距2.7×103m的两个路口,用时180s,问: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绿波通行”?
(2)若汽车在这段距离内行驶的牵引力保持3000N不变,则汽车的输出功率是多少?
(3)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6m2 , 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示,钢梁向下弯曲偏离水平位置的距离h叫下垂量.小亮猜想: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可能与重物对钢梁的拉力F、两个支撑柱的距离这两个因素有关,并进行如下实验:
(1)要探究“一根钢梁的下垂量与两个支撑柱间距离s的关系”,他必须控制一定,改变
(2)要探究“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支撑柱间距离一定,记录下钢梁受到不同拉力时的下垂量(忽略钢梁自重的影响),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下垂量h/cm

2

4

6.4

8.8

10.4

拉力F/N

1000

2000

3200

4400

5200

①图2的坐标系中已经描出三个点,请根据第4、5次实验数据继续描点,并画出下垂量h与所受拉力F关系的图线.
②根据图象可知,当拉力为5000N时,下垂量是cm.
③根据图象可得出结论:当两支撑柱间距离等因素相同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比较物体的状态.如图某晶体由甲状态变为丙状态的过程事,其内能 , 温度 . (填“增加”、“不变”、“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拿一支没有点燃的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从远处逐渐向透镜的焦点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光屏应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蜡烛移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请你比较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点: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a),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L0=6.0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g取10N/kg)

表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钩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L/cm

6.0

7.2

8.4

9.6

10.8

12.0


(1)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
表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0

0.3

0.9

1.5

弹簧伸长量△x/cm

0

1.2

3.6

6.0


(2)请在图b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
(3)本实验的结论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