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15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时,那么(  )
A.像变小,像距变小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分析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解答 解:一个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当物体在离透镜15厘米处,成倒立的实像,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离透镜15厘米处逐渐到离透镜30厘米处的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故选A.

点评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变大;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这个知识点在凸透镜成像习题中有重要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甲所示,是某风力发电场的外景,该场是亚洲目前建设规模最大的风电基地,小明在参观了发电场后,对风力发电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对这一问题,他做了如下猜想:

①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可能与风速有关
②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可能与叶片的倾角有关
为了探究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否与风速有关,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如图乙,将风叶安装在风车底座上,把线的一端固定在风车转轴上,另一端系上钩码.
②在风车正前方1m处放置电风扇,将电风扇的风速调到1挡位,用秒表记录提升钩码到A点所需的时间.
③将电风扇换到2、3挡位,重复以上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注:电风扇挡位越高,风速越大)
表一:
电风扇挡位钩码的质量(g)提升钩码到A点的时间(s)
15015
25013
35010
(1)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提升钩码到A点的时间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
(2)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有关,风速越大,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越大.
为了进一步研究风力发电机,他又从电厂查到一台1500kW的发电机组的相关数据:
表二:不同风速下风力发电机每秒获得的风能
风速v(m/s)5101520
1s获得的能量E(104J)15120405350
表三:发电机输出电功率与风速的关系
风速(m/s)5101520
输出电功率(kW)436015001100
(3)对表二进行分析,你发现风速在5m/s~15m/s的范围内,风力发电机每秒获得的风能(E)与风速(v)的数学定量关系式是:E=1200v3
(4)风速为10m/s时,这台发电机的发电效率是多大?
(5)根据表三,风速为10m/s时,这台发电机1h的发电量相当于燃烧优质无烟煤1058.8kg的发电量(优质无烟煤热值为q=3.4×107J/kg,一般火力发电效率约为η=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它们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促进了城市间的交流.一列以252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驶向杭州的高铁列车,以铁轨为参照物,高铁列车是运动的.上海距杭州约200千米,乘坐该高铁列车大约0.79小时可以从上海到达杭州.上海的地铁列车最高速度为25米/秒,两者速度之比为1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采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并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可在图中的A位置观察(选填“A”或“B”)所成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5.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的方向,画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体中,质量接近200克的是(  )
A.一只鸡蛋B.一大瓶饮料C.一只手机D.一只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米/秒,某探测船发出超声波后确定沉船在1160米的海底,求探测船发出超声波到回收信号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所示,某同学按照学习活动卡上活动要求将一枚硬币放在不透明杯子底部使它正好在自己的视线之外,无法在杯旁看到它.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将会看到硬币的虚像(选填“实”或“虚”),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所形成的,随着杯中水面的缓慢地上升,硬币的像将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