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灯泡标有“6V3W”字样,R1=6Ω,R2=3Ω,设灯丝的电阻不变,求:
(1)当S1断开,S2闭合时,灯恰好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2)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3)当S1、S2都断开时,电路中的总功率是多少?
(1)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路中只有灯泡L连入;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则电源电压U=U额=6V;
(2)当S1、S2都闭合时,R1与L并联,灯泡正常发光,
由P=UI得:通过灯泡的电流IL==
=0.5A;
由欧姆定律得:通过R1的电流I1==
=1A,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L+I1=0.5A+1A=1.5A;
(3)当S1、S2都断开时,灯泡与R2串联,
由P=得:灯泡的电阻RL=
=
=12Ω;
此时电路中的总阻值为R总=RL+R2=12Ω+3Ω=15Ω;
由P=得:总功率P=
=
=2.4W.
答:(1)电源电压为6V;
(2)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5A;
(3)当S1、S2都断开时,电路中的总功率是2.4W.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将自制气压计(如图)从一楼拿到六楼,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柱 逐渐升高,这表明:随着高度的逐渐增加,大气压逐渐____________。生活中使用高压锅是为了增大锅内的气体压强,从而提高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他还发现风沿着教室窗外的走廊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飘向窗_______(选填“内”或“外”),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速度较大,压强_____________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在光屏上将出现(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光屏上接收不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电阻R1=5Ω,R2=10Ω,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为 ;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I1:I2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是37℃ B.新的2B铅笔的长度为30mm
C.电视机的正常工作电压为380V D.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圆圆同学在探究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下图16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仔细观察甲、乙两图
(1)实验中通过观察 两个U形管中 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你认为甲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与 的关系。
(3)由乙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 越大,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4)该实验采取的探究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一节复习课《你所知的密度测量》中,,各学习小组交流了多种测量密度的方法,下面是交流的一部分实验。
(1)第一组介绍“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如图15所示,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量筒中原有水的体积是22ml,则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g/cm3。
(2)第二组介绍“测量花生油的密度”
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烧杯一个(无刻度)、弹簧测力计一个、实心铁块一个、细线、足量的水和花生油。请你写出测量花生油密度的实验步骤ρ油表达式。
(3)在实际测量中,第二组同学发现铁块重力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尝试将铗块浸没水中时则发现测力计示数F在量程范围内。这个铁块的重力到底有多大?请你写出铁块重力的表选式G=___________________(己知铁块的密度为ρ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