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电阻R1=6Ω,R2=9Ω,串联在电压18V的电路两端.求:
(1)R1消耗的电功率;
(2)5分钟内R2消耗的电能;
(3)此时电流对整个电路做的功的功率.

分析 (1)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P=I2R求出R1消耗的电功率;
(2)根据W=UIt=I2Rt求出5分钟内R2消耗的电能;
(3)根据P=UI求出此时电流对整个电路做的功的功率.

解答 解:(1)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frac{U}{{R}_{1}+{R}_{2}}$=$\frac{18V}{6Ω+9Ω}$=1.2A,
R1消耗的电功率:
P1=I2R1=(1.2A)2×6Ω=8.64W;
(2)5分钟内R2消耗的电能:
W2=U2It=I2R2t=(1.2A)2×9Ω×5×60s=3888J;
(3)此时电流对整个电路做的功的功率:
P=UI=18V×1.2A=21.6W.
答:(1)R1消耗的电功率为8.64W;
(2)5分钟内R2消耗的电能为3888J;
(3)此时电流对整个电路做的功的功率为21.6W.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的灵活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 
(2)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某同学测得一玻璃杯质量为m,若在杯中装满水,杯水总质量为m1,若在杯中装满某种待测液体,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2,该种液体的密度=$\frac{{m}_{2}-m}{{m}_{1}-m}$•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方向是和受力物体的接触面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人们常用的镊子是一种杠杆,如图所示,用镊子夹取物体时,手压在B处,则支点在A处,它是费力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请画出镊子的上半部分所受动力和阻力的大致方向以及阻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体的质量或重力估测正确的是(  )
A.一只老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0NB.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N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AB=40.0cm,如果测得时问tAB=2.0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20.0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在医院等公共场所设有“禁止吸烟”的标志,这是因为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多人被动吸烟”,这种说法的依据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冬天手冷时,我们用搓手的方式使手变暖和,这是采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游客坐在游乐场“跳楼机”的升降台上,当升降台加速上升时,游客感觉大地在远离,这是以升降台为参照物;这一过程游客的机械能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