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曾多次下潜到7000m 海底进行科学探究.(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0×103kg/m3g=10N/kg

1)若蛟龙号潜水器到达7000m深的海底世界,海水对蛟龙号外壳的压强约为多少Pa?潜水器上的一 个面积为300cm2的观测孔受到海水的压力约为多大?

2)正在海底执行任务的蚊龙号潜水器的总质量为22t,在抛弃8000N的重物后潜水器实现了匀速直线上浮,潜水器的外壳及体积不发生改变,不计潜水器所受海水的阻力,请你估算潜水器的体积为多大?

【答案】17×107Pa2.1×106N;(221.2 m3

【解析】

1).海水对蛟龙号外壳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

观察孔的面积S=300cm2=0.03m2

海水对观测孔的压力约为

F=pS=7×107Pa×0.03m2=2.1×106N

2).在水中抛弃8000N的重物后匀速上升时:

F=G-G= mg-G=22×103kg×10N/kg-8000N=2.12×105N

因为浸没,所以潜水器的体积

V==21.2m3

答:(1).压强约为7×107Pa,对该观测孔的压力约为2.1×106N

2).潜水器的体积约为21.2m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电阻的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ACDF分别为直径与长度均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BE分别为ACDF的中点。在对比研究时,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A. 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E

B. 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AC

C. 第一次接入AB,第二次接入DF

D. 第一次接入DE,第二次接入D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小明同学经历的科学探究:

A.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

(1)小明将粘在一起的两长方体木块(只有底面各部分的粗糙程度相同)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用 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如图所示),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在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有______次是相同的.

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加速

0.8

2

匀速

0.7

3

减速

0.5

(2)小明将木块取下一块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只利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简要说明你的做法: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两次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f1=f2

B. 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

C. 0-t1时间内,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

D. 0-t1时间内,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图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物体重G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

表一:G=2 表二:G=4

实验序号

G(牛)

F(牛)

实验序号

G(牛)

F(牛)

1

1

1.5

6

2

3.0

2

2

2.0

7

4

4.0

3

4

3.0

8

6

5.0

4

6

4.0

9

8

6.0

5

8

5.0

10

10

7.0

1)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G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相等时,G越大,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越大.

3)比较表中FGG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发现其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按图所示方式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若要省力,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做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水平向左匀速拉动木板M,待木块A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此时木块A所受摩擦力是_______N,方向水平向_________(选填");当水平向左加速拉动木板,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5N (选填大于等于" "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正确安装好杠杆后,调节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

2)杠杆平衡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 直向下拉,使杠杆_______,记录数据.

3)将弹簧测力计作用在C点,需______(选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平衡,记录数据;若不是竖直拉弹簧测力计,其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 “不变"变小.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4)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迸行拓展实验,当用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实验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原因是______;当用于研究机械效率时,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h,测得杠杆机械效率为η1,将钩码移到B点,仍使钩码升高h测得的机械效率为η2,则η1______η2(选填等于不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一个能吹出冷、热风的电吹风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则下列对电吹风的使用分析正确的是

A. 只闭合开关S1电吹风吹出冷风 B. 只闭合开关S2电吹风吹出热风

C. 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冷风 D. 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热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上每小格等距)

1)将杠杆的中点O挂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____

4)接着小英把支点选到B点,如图丙,在A点挂一个钩码,在E点挂3个钩码,杠杆也恰好水平静止,她觉得此时不满足杠杆平衡条件,小英的问题在于__________

5)完成以上实验后,小英利用杠杆来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丁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_____N,钩码总重G1.0N,钩码上升高度h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把钩码由A移至BOC位置不变,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