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内液体的温度,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控制甲、乙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2)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物理意义是:比较甲、乙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3)分析图象可知,
①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快些;
②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液体需要加热的时间长些;
③通过分析论证,可得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多,说明乙的吸热本领强;
(4)若甲、乙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2.1×103J/(kg•℃).
[已知c=4.2×103 J/(kg•℃)].

分析 (1)探究物质的吸热性能大小时,必须控制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实验中选用了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
(2)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c=$\frac{Q}{m△t}$,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越小的,比热容越大,吸热能力越强;
(4)根据两种液体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及Q=cm△t来计算.

解答 解:(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控制甲、乙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2)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是为了比较甲、乙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3)①由图象可知,相同质量的甲乙,吸收被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乙温度变化较小,说明乙液体的吸热本领强;
②由于乙的吸热能力强,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液体需要加热的时间长些;
③通过分析论证,可得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多,说明乙的吸热本领强;
(4)一种液体是水,说明乙是水,由图象知,加热5min时,水升高的温度为3℃,另一种液体升高的温度是6℃,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则:
cm△t=cm△t
则c=$\frac{{c}_{水}△{t}_{水}}{△{t}_{液}}$=$\frac{4.2×1{0}^{3}J/(kg•℃)×3℃}{6℃}$=2.1×103J/(kg•℃).
故答案为:(1)控制甲、乙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2)比较甲、乙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3)①甲;②乙;③乙;乙;(4)2.1×103

点评 此题是探究物质吸热本领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应用及吸热公式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够通过图象得出物质之间吸热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
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
D.观众离鼓越近,感觉声音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分别按图甲、图乙两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测量处U1U2U
电压/V0.70.51.2
表二测量处U1U2U
电压/V1.21.21.2
(1)表二数据是根据图乙电路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
(2)分析表一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分析表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下面是小宇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的记录,有不完整的地方,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课题: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装置及原理.
(1)选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瓶,装入相同质量煤油并插上温度计的目的是便于比较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
(2)我们组的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实验采用图中所示的这种连接方式的目的是便于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不变
(3)接通电路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瓶中的煤油哪个上升得高,实验结果是:甲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这表明,当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填“越多”、“越少”或“不变”)
(4)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原来的高度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重做上述实验,通电时间与前次相同.在两次实验中,比较甲瓶(或乙瓶)中的煤油哪次上升得高.实验结果:在第二次实验中,瓶中煤油上升得较第一次的高.(选填“高”或“低”)这表明,当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5)小玲问小宇:“自来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宇与他的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合理的一项是D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因为煤油是绝缘体  C.因为煤油比水贵     D.煤油的比热容小
(6)有许多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即为焦耳定律,请举两个例子:电铬铁、电热水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是某同学在一次实验探究中所连接的电路,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2A,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5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L1的电流为1.2AB.通过L1的电流为0.5A
C.通过L2的电流为0.7AD.通过L2的电流为0.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个电阻电阻值为R,两端所加电压为U,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如果加在此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U,则(  )
A.电流不变,电阻变为2RB.电流不变,电阻不变
C.电流变为2I,电阻不变D.电流变为2I,电阻变为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6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2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口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对瓶底的要变大,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一瓶盐水、一个量筒、天平与砝码、一个空烧杯.小明采用了如下步骤: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②倒入少量的盐水进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1;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读出体积V.
(1)按小明的方法测得的盐水的密度比真实值要偏小,其原因是烧杯内盐水不能全部倒入量筒.
(2)小明要改进测量方法,减小误差,不必重新实验,只需要在最后补充一个步骤,即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
(3)改进后的盐水密度表达式应为ρ=$\frac{{m}_{1}-{m}_{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