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
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 0° | 10° | 20° | 30° | 40° | 41.2° | 41.8° | 42° |
折射角 | 0° | 15.2° | 30.9° | 48.6° | 74.6° | 81° | 90° | / |
反射能量 | 5% | 7% | 26% | 43% | 77% | 84% | 100% | 100% |
(1)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
(2)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当入射角______°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由表格数据可知:图线______(填“”或“”)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4)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则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答案】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增大 41.8 小于 不能
【解析】
(1)[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2][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41.8°时,反射能量达到最大100%,这时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4]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入射角41.8°时,发生了全反射,不存在折射光线,所以图线a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4)[5][6]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光线不能消失,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成员小兰进行测定小灯电功率实验,小明进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2个、滑动变阻器3个(分别标有“5欧 2安”、“10欧 1安”、“20欧 1安”字样)、新干电池5节、标有“3.5伏”字样的小灯、待测电阻Rx以及导线若干。他俩合理分配器材后同时开展实验,实验中电路连接均正确、操作步骤规范。
实验时,小兰先读出了开关刚闭合时的数据,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2安;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至小灯正常发光,读出此时的电流为0.24安。小明也读出了开关刚闭合时的数据,其中电压表示数为2.1伏;接着移动滑片至中点位置,读出了第二组数据。他们相互交流数据后发现恰好有一组数据完全相同。最后,他们再次移动滑片,分别测出第三组数据,完成了各自的实验。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兰确定小灯正常发光的方法是______,该小灯的额定功率是_____瓦;小明的实验原理是_____。
(2)开关刚闭合时,小兰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伏,小明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面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_____(选填“蜡烛A的像”或“蜡烛B的像”),看到蜡烛是由光的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_____图中的(选填“A1”、“A2”或“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 只拔掉b、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水的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等
C. 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c孔比a孔水的射程远,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 只拔掉d的孔塞时,观察到有水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有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电学实验:
(1)进行“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
①他们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请在连接错误的一根导线上打“×”并改正;
(______)
②改正电路后,用2.5V的小灯泡L1进行了实验,并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信息;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学们分析对比灯丝电阻大小及对应的发光情况又得出了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 1 | 2 | 3 |
U/V | 1.0 | 1.5 | 2.5 |
I/A | 0.20 | 0.25 | 0.30 |
R/Ω | 5.0 | 6.0 | 8.3 |
发光情况 | 稍亮 | 较亮 | 最亮 |
(2)进行“研究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将上述改正后的电路中的灯泡换成“3.8V”的小灯泡 L2,也进行了类似实验,为了完成实验目的,获取充分的证据。在(1)实验收集的信息的基础上,还应该收集哪些信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其上端连接一轻质硬板,让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轻质硬板高度为h的正上方落向其中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一定时,h越大,弹簧缩短的长度越小
B.h一定时,m越大,弹簧缩短的长度越小
C.小球和轻质硬板接触后会被弹起到原高度
D.小球在下落且未接触硬板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是探究灯泡灯丝的电阻特性的实验电路,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2.5V,额定电流0.25A)、电压表V(量程15V,内阻未知)、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0.2Ω)、阻值为30Ω的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恒定电源(电压15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55A时,小灯泡L正好正常发光。
(1)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
(2)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3)通电1min,电流表A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
B.中学生走上三楼教室的功率约为20W
C.教室内普通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0.15A
D.一间普通教室里空气质量约为2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
“临近空间”是指海拔20千米至100千米空域,其高度介于商业客机与轨道卫星之间。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可在该高度飞行,一定意义上具有“准卫星”特征。相比于卫星它不需要通过数亿元的火箭发射升空,具有成本优势,且可多次重复使用,可返回地面升级,因此成为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
高效的能源系统是太阳能无人机实现超长任务航时的关键支撑。无人机搭载高转化效率的太阳能电池,在飞行过程中可自主从外界获取能量,在临近空间连续飞行数天甚至数月。太阳能电池需具备耐高/低温变化、耐辐射、耐臭氧腐蚀、高可靠性等特点。无人机的夜间飞行依赖于储能电池组,储能电池组占太阳能无人机总20%~50%,提高储能电池的能量密度可有效提升太阳能无人机整体性能,增加夜间飞行高度和任务载荷能力。
为提升抗风能力及环境适应性,临近空间无人机采用超轻高强复合材料机体结构。它选用在航空领域应用日趋成熟的高强碳纤维预浸料,配合真空袋模压成型等非热压罐成型工艺形式,将树脂含量控制在40%左右,并大幅降低复合材料结构成本,实现结构性能和成本的兼顾。
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携带通信传送设备在地球大气层边缘环绕飞行时,可为偏远山区、小型岛礁等难以架设基站的地区提供有效的通信网络覆盖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自然灾害发生地区通信设施受损条件下,快速恢复灾区通信能力。此外,不同覆盖区域的太阳能无人机通过中继链路形成机间信息交互,可实现更广范围网络及通信覆盖。因此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人机夜间飞行时的能量转化规律是__________;
A.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B.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
C.化学能→电能→机械能 D.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2)无人机采用的超轻高强复合材料具有_______和________特性;
A.透光性好 B.密度小 C.硬度高 D.质量小
(3)不同覆盖区域的太阳能无人机利用____进行机间信息交互。
A.超声波 B.电磁波 C.次声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