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1.8米=1.8×1000=1800毫米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自动调温电熨斗》,回答: 自动调温电熨斗
图甲、乙分别是电熨斗的实物图和结构示意图.常温时,双金属片端点上的触点A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B相接触.当电熨头与电源接通时,电流通过相接触的铜片、双金属片,流过发热板(电热丝),发热板发热并将热量传给电熨斗底部的金属底板,人们就可用发热的底板熨烫衣物了.双金属片是把长和宽都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紧紧地铆在一起做成的.受热时,由于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大,双金属片便向铁片那边弯曲.温度愈高,弯曲得愈显著.随着通电时间增加,底板的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时,与底板固定在一起的双金属片受热后向下弯曲,双金属片顶端的触点A与弹性铜片上的触点B分离,于是电路断开.这时底板的温度不再升高,并随金属底板的散热而降低;双金属片的形变也逐渐恢复,当温度降至某一值时,双金属片与弹性铜片又重新接触,电路再次接通,底板的温度又开始升高.这样,当温度高于所需温度时电路断开,当温度低于所需温度时电路接通,便可保持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动调温了.
怎样使电熨斗有不同温度范围呢?如将调温钮上调时,上下触点随之上移,双金属片只需稍微下弯即可将触点A、B分离.这时双金属片可控制金属底板在较低温度下的工作.若将调温钮下调时,上下触点A、B随之下移,双金属片必需下弯程度较大时,才能将触点分离.这时双金属片可控制金属底板在较高温度下的工作.这样便可适应织物对不同熨烫温度的要求了.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熨斗的温控开关是依据制成的.
(2)熨烫衣物需较高的温度时,应将调节调温旋钮向调(选填“上”或“下”).
(3)电熨斗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将向下弯曲,则双金属片中上面的金属片应为片(选填“铜”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现有弹簧、钩码、指针等器材;(1)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
(2)小华要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他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l(△l=l-l0),测量的数据如表一:从表一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l的关系是:__________;
(3)小华继续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二:从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达到____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范围只能达到____N。
(4)如图所示,是该实验所用的弹簧,如果用这根弹簧自制弹簧测力计,则测力计的指针应安装在__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方便彼此间的交流,国际上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计量单位体系,叫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_____(填写中文名称),伏特是_____(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莲用柠檬做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成功的点亮了二极管.接着她想探究影响柠檬电池电压的因素.
(1)下表是她实验中记录的一部分数据,分析三组实验数据可知,水果电池电压大小可能与有关.
序号 | 电极规格(铜片和锌片) | 电极间距 | 插入深度 | 电池电压 | |
长度(mm) | 宽度(mm) | ||||
1 | 70 | 15 | 30 | 30 | 0.84 |
2 | 70 | 8 | 30 | 30 | 0.76 |
3 | 70 | 8 | 10 | 30 | 0.52 |
(2)小莲做完第3次实验后,无意中将铜片和锌片同时向柠檬里插入得深了一些,发现电池电压有变化,根据此现象,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面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轻按桌面能使桌面发生形变吗?
猜想或假设:________.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器材:刻度尺一把、两个平面镜、光源.
(2)装置如图所示.
(3)步骤:①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N和M,让一束光线依次被这两个平面镜反射后,射在平面镜N后的刻度尺上,在刻度尺上形成一个光斑亮点;
②用力压桌面,并观察现象.
分析与论证:如果猜想正确,则在上述的实验中我们会看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小车运动的 s-t 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由图像可知 (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 2m/s,乙车的速度为 10m/s
C. 经过 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 10m
D. 经过 5s,甲、乙两车可能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奥地利科学家多普勒于1843年首先提出了“多普勒效应”,这一原理应用于声学中可概括为:声源靠近观察者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会变快,反之则会变慢。国庆节期间晓峰同学在外出游玩时,听到驶向自己的车辆在鸣笛时与平时听到的声音相比,音调会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高”或“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步入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所学的物理知识。长度、时间和质量是本学期所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其对应的国际单位分别是m、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