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家庭需要将50kg 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4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求:

150kg 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4kg煤气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答案】18.4×106J21.68×107J350%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50kg×(60℃﹣20℃)=8.4×106J

20.4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mq0.4kg×4.2×107J/kg1.68×107J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6J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68×107J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5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较大的性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400g,温度为55℃的水吸收8.4×10后温度升高了____(c=4.2×10),用天然气灶烧水,燃烧0.5m的天然气,使1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天然气的热值q=7.0×10)则0.5m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J,燃气灶的效率η=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5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后,使变阻器的阻值减小5Ω,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减小了0.1A

B. 电压表示数减小了0.5V

C. 定值电阻的电功率增大了0.2W

D. 电路总功率增大了1.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A. 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 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 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 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图甲、乙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1S2闭合,各灯均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电流在通过灯L1和灯L2的过程中,电流逐渐减小

B. 甲图中,若灯L1和灯L2的亮度不同,则通过二者的电流也不相同

C. 乙图中,灯L3和灯L4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D. 乙图中,通过灯L3和灯L4的电流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电源、定值电阻R、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电压表、开关与若干导线,设计了一个电路,如图所示。

1)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在如图中,根据电路图把电路实物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_____

2)若该同学想利用此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电阻R_________不变,同时不断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R的阻值,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数值来进行探究。

3)若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理分析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3.2

4.8

6.4

电流I/A

0.5

0.75

1.00

4)若某次接通电路后,电流表、电压表正常工作,如图示,此时定值电阻为____Ω

5)若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该同学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忽有忽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探究活动完成以后,在该同学与合作者交流探究体验时,发现该实验电路还可以测量一个电学物理量,请列举出来,并简要地写出实验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图所示是家用电热水壶的三角插头,其中A接的是水壶的金属外壳

B.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

C. 为了安全,使用测电笔时不能将测电笔的任何部位接触人体

D. 用电高峰时小明家电表转盘转动加快,说明消耗的电能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组同学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两个猜想。猜想()认为h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认为h的大小可能与正方体物块的密度有关。为此,他们与老师一起设计了探究方案如下:

探究步骤():探究h与液体密度ρ的关系

1)测出正方体物块的边长H

2)将这个正方体物块分别漂浮于不同液体中,测出相应的h值。

3)记录数据并归纳总结结论。

探究步骤():探究h____________的关系

1)选用不同密度的若干正方体物块,要求它们的边长相等,测出边长H

2)将不同密度的正方体物块分别漂浮于水面上,测出相应的h值。

3)设计记录数据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

实验序号

物块的密度(千克/立方米)

水的密度(千克/立方米)

h(厘米)

H(厘米)

1

2

3

4)记录数据并归纳总结结论。

探究步骤():进一步综合分析并归纳总结结论。

你认为探究步骤()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答:________.

请你填写完整探究步骤():探究h__________的关系

该小组同学在完善方案后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其中实验步骤()收集到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二

实验序号

物块的密度(千克/立方米)

水的密度(千克/立方米)

h(厘米)

H(厘米)

1

400

1000

6

10

2

600

1000

4

10

3

800

1000

2

10

根据实验序号123,初步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块,_________

根据表二的数据可以推测:若露出水面高度为零时,物块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等于_______.

关于正方体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与它的边长H的比值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通过如下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如图 甲,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 刻度线处,凸透镜 A 固定在 35cm 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 95cm 刻度线处时,观察到了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填放大等大缩小)的清晰像: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能在光屏再次呈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向______(填)移动;

3)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 A 在原位置处换上凸透镜 B,通过将光屏移近透镜一定距离后,又在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可知凸透镜 A 的焦距______凸透镜 B 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小于);若想要不移动光屏也能在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和透镜 B 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______透镜(选填)。

4)在图 甲中,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如下图丙)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纸上代替蜡烛作为光源,从右向左直接看光源形状如图___ ,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直接看光屏,光屏上所成的像形状如图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