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凸透镜焦距10cm,将蜡烛放在15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分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应先安置好仪器,为使所成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须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同一水平线上);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 解:实验时,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所成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心;
由题可知,f=10cm,u=15cm,满足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放大.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同时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要熟练掌握,是一道基础性较加的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4.请将如图中的元件连接成串联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所示,小明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见枪声才开始计时,测得他的成绩是14.3s,那么小明的实际成绩是14.59 s.(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风和日丽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时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S,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
A.10.30 SB.10.59 SC.10.88 SD.10.18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明探究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究前,提出如下几个猜想:
猜想A:“均匀降低说”--每隔一小段相同时间,水温降低的度数是相同的;
猜想B:“先快后慢说”--开始阶段温度降低得较快,以后降低得越来越慢;
猜想C:“先慢后快说”--开始阶段温度降低得较慢,以后降低得越来越快.
为了检验上述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小明让一杯沸水自然冷却,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0
温度/℃100715545352824202020
①你认为,表中的实验数据支持上述哪种猜想?(选填A、B或C序号)
答:猜想B.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室温应在20℃左右.
③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如果你要喝一杯温的奶咖啡,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方式1: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方式2: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
那么,你认为方式1的冷却效果较好.(选填“1”或“2”).
(2)探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质量关系,依据以上实验可知,需控制加入保温瓶热水的温度相同.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C.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3)小明在观察沸腾实验时,发现加热时间比较长.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需对实验进行改进,下列措施合理的是:C
A.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为了显示一倍焦距内成像,将光屏贴近透镜.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
C.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
D.在观察水的沸腾活动中,为了使水更快的沸腾,应使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若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可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蜡烛
C.若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光屏上一定成正立、放大的像
D.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凸透镜,可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将一个乒乓球用细线挂在离人的头顶3米高处,人不会有害怕的感觉.若将一个5千克的砖头用细线挂在同样的地方,人会有不安感,这是由于重力势能较大.同样的砖头放在地面上,人不会感到有任何威胁,这是由于重力势能较小.(用机械能的有关知识给出说明).人的这种判断,使人避开危险的环境,免受伤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图1所示,A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中,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此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但老师却建议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D.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1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2格的钩码不动,将支点O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如图2所示,B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
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
(4)不计摩擦,若将钩码移动到B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的高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将变大,杠杆的机械效率η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面的两个物体不是处于相对静止的是(  )
A.联合收割机和它旁边的车辆B.空中加油机和正在加油的战斗机
C.站在上升电梯上的两个人D.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和路旁的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