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甲乙分别是常温下在教室内进行的“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 (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正确 使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宇航员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在月球上没有         ,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说到火车,多年来萦绕在人们头脑中的便是火车在行驶中那不绝于耳的“咣当、咣当”的声音,以及冒着浓烟的蒸汽机或柴油机发出的轰鸣声。为了环保,早期在铁路旁树立如图所示的隔声墙,现在在沪宁线上铺设的303公里的一根超长无缝线路,为铁路电气化的动车组解决了噪声问题。

(1)火车的运行会带来很大的噪声,经常会超过100dB,噪声的主要来源是铁轨的振动和机器排气口的空气振动,隔声墙是在___ _控制噪声,靠近铁路的房屋采用双层真空玻璃窗是利用__ _ 的原理来减弱噪声的。

(2)采用无缝铁轨和电动机动力,以减少火车的振动。这是通过_______ 控制的办法减少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8s,甲在乙前面1.6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它们的成因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的声音靠 传入耳中,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几乎没有看到桌面在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lA”,灯泡标有“2.5V 1.25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5~20Ω

B.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8~0.6A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81W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属于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          (2)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1)(2)     B.  (2)(4)     C. (1)(3)     D. (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