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除了排除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还有原因是方便测量力臂.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4个钩码,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F、L数据,画出F和$\frac{1}{L}$的图线如图乙,由图乙可得出F与L成反比(选填“正比”或“反比”),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实验过程中要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出现偶然现象.
(3)其他条件都不变,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左倾斜时,图丙,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 (1)若左端偏高,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实验中我们应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2)由F和$\frac{1}{L}$的图线知,F和$\frac{1}{L}$成正比,可以推断F-L成反比;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弹簧测力计倾斜,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解答 解:(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2)如乙图,F和$\frac{1}{L}$成正比,$\frac{F}{\frac{1}{L}}$为定值,所以FL为定值,可以推断F-L成反比.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只有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是不合理的,一次实验很具有偶然性,要多进行几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3)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左;方便测量力臂;
(2)反比;F1L1=F2L2;避免出现偶然现象;(3)变大.

点评 此题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主要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同时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及图象的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如图甲所示,弯杆末端连接有一个小球并保持静止状态.试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重为10N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8N,请你画出木块对斜面压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画出图中斜面上质量为1kg的物体的重力和斜面所受物体压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利用图甲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大小相等.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旋转一个角度,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应选用较轻(选填“较轻”或“较重”)的卡片.该实验的另一种方案如乙图所示,你认为此方案的缺点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只鸡的质量20kg
B.一个成年人重60N
C.两个较小鸡蛋重约10N
D.一名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104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加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重10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3kg水,水深20cm,g=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日常生活中把刀口磨得很簿是为了增大压强;建造房屋时,总是把房子的墙基做得比墙厚是为了减小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