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它发出声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 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产生的声音不一定被人听到,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才能被人耳听到,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听到声音的条件,是声学的基础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斜面长1m,高0.2m,将10N重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需要用平行于斜面的力2.5N,那么,重物上升时拉力做的功是2.5J,对重物做的功是2J,克服摩擦做的功是0.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对于L1、L2(额定电压相同,电阻(R1>R2)两个小灯泡连接到电路中谁更亮的问题,两位同学产生了争议:
甲认为: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因为R1较大,所以,灯泡L1更亮;
乙认为: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因为R2较小,所以,灯泡L2更亮.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观点各自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各自依据的公式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在图乙中,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与左边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补全下面实验过程:
(1)在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应使小球的质量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2)如图1、2所示,质量为1m的小球与质量为2m的大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大球将木块推出的距离较远,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在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时,应将图1与图3比较,其中图1中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较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这个实验如下图6所示,实验中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表面运动的情况.问: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速度.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阻力就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因为是用实验推理的方法得出,所以它不是[选填:“是”或“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中物体所受的拉力为3.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赣州电视节目介绍了特色美食──宁都肉丸,煮肉丸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肉丸的内能;我们能闻到阵阵肉丸的香味,这里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