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其中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一个平面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分析 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应该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观察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据此判断.

解答 解:A、沿ON前后转动板E,则纸板E上无法显示光线,达不到探究的目的,不合题意;
B、沿ON前后转动板F,可探究三线是否共面,不能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不合题意;
C、OB与法线ON的夹角是反射角,它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无法直接改变反射角,不合题意;
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属于改变入射角,这样进行多次实验,可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注意每项操作的具体步骤与探究目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3.请按照双向开关电路图将红绿交通信号灯模型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所示探究“水沸腾实验”时,要缩短加热时间,可行的方法有(  )
A.提高水的初温B.减少水的质量
C.给烧杯加盖D.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丽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时,她找来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A、B两个木块(B的表面更粗糙),放在木板上进行实验.

(1)实验中应水平直线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甲、乙两图,小丽分别以较快和较慢的速度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F2>F1,她认为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有关.她的结论是错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3)在图乙中,物体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A对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0N,小丽在实验中把乙图中的B物体拿下来,与A物体连在一起平放在木板上,再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它们,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4,则F4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F2.理由是压力大小相同时,木块B接触面比木块A更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在B处提升重物,O为支点,将重20N物体提升0.5m,此杠杆属于费力(省力/费力)杠杆,小明对杠杆做的有用功为10J,若将拉力位置移到C处,仍将该物体提升0.5m,与原来相比机械效率不变(变小/不变/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烧杯和水.小阳利用这些器材,探究水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是否有关.小阳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烧杯的水中,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探头到水面的距离H1,读出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调整探头所在的位置,使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仍为L,用刻度尺测量探头到到水面的距离H2,读出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阳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改变自变量“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改变了应控制的变量“探头到水面的距离”.
(2)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调整探头所在的位置,使探头到水面的距离仍为H1,用刻度尺测量探头到烧杯底部的距离仍为L′,读出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冰壶比赛时由于运动员既要滑行,又要在刷冰时用力蹬地,滑行脚和蹬冰脚需要分别穿上塑料底和橡胶底鞋.其中,蹬冰脚穿橡胶底鞋是为了增大接触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使摩擦力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少”).当两个冰壶相碰后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则其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是(选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当你用手提起一桶水时,会感到桶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B.C.D.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木块在10N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0N.撤去拉力,木块继续向右运动,这是由于木块具有惯性,最终木块停了下来,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