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取决于(  )
A.外界大气压强B.外界大气压强和管的粗细
C.外界大气压强和液体密度D.外界大气压强和玻璃管的倾斜程度

分析 托里拆利实验能测出大气压的值,是利用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即P大气=P水银水银gh.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仅与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有关,而与玻璃管的粗细、是否倾斜、插入水银槽的深度无关.

解答 解:A、C、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取决于外界大气压变化和管内液体的密度,外界大气压变化,大气压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变化,用水代替水银做实验,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增大.故A错误,C正确;
B、D、若外界大气压一定,能支持的水银柱高不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是否倾斜、插入水银槽的深度、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无关,故B、D都错.
故选C.

点评 玻璃管的粗细、插入水银槽的深度、加减水银、倾斜放置、玻璃管长短都不影响水银柱的高度,真正原因是水银柱向下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根据原理记忆影响原因,不容易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华和小红在广场看到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如图甲所示)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套圈落地时的水平距离不尽相同,善于思考的他们想:水平抛出物体的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于是他们按图乙所示方法,找来圆弧轨道、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进行探究.
探究前,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抛出小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2: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有关;
猜想3: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H有关.
如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实验
序号
钢球质量
m/g
轨道末端水平部分离地面的高度
H/m
小球在轨道上由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m落地点与抛出
点的水平距离s/m
落地点与抛出
点的水平距离的平方s2/m2
11000.50.10.450.2
22000.50.10.450.2
31000.50.30.770.6
42001.00.10.630.4
51001.00.20.890.8
62001.00.31.091.2
(1)分析实验序号为1、2的两组数据可知,猜想1是错误的;
(2)分析实验序号为1、3或4、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的平方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成正比;
(3)综合分析表中所给数据,请你写出s与h、H之间的关系式:s2=4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甲图: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乙图: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仔细观察图甲,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作用点有关;观察图乙发现,将滑动变为滚动的方式可以减小摩擦.请再举出生活中一个减小摩擦的例子:给齿轮加润滑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一辆大货车从惠州出发到广州,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表始终指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上,全程总共用了1小时45分钟,求:
(1)惠州到广州的总路程是多少?
(2)若某段高速公路上有如图2所示的限制载重总质量标志牌,请你通过计算,说明重为4×105N的大货车是否超过此公路的限载标准(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悬浮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为5N,请用力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浮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一块交通指示牌,小明看过之后产生了如下问题:
(1)请写出数字“36”所表示的意思:表示汽车在此路段上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36km/h.
(2)根据所学的动能知识,你认为这种标志存在的缺陷是什么?没有指明限速车辆的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抗洪抢险部队接到命令:要求一次从甲地调运65t钢材到乙地,现仅剩下一艘满载时排水量为80t的货船,船身(包括船员)质量约17t.已知钢材的密度为7.9×103kg/m3
(1)船满载时受到最大浮力?
(2)能否将钢材全部装进货船内一次运走?
(3)为使部队按要求完成任务,利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计算为部队设计一个最佳运输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是小勇“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铁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1)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乙)、(丙)中铁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长木板受到的压力大小相同.
(4)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方法是C
A.理想实验法                    B.模型法
C.控制变量法                    D.类比法
(5)在乙图中,若将木块放在铁块上后,铁块和木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关于木块受力说法正确的是C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
C.受重力和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