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放在地面上的木箱重100N,当用10N的水平力推它时,木箱没有动,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________N;当木箱受到20N水平推力时,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如果作用在木箱的水平推力为30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      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请把如图电路元件接入照明电路中,且符合安全用电原则.(要求保险盒与三孔插座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下,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死病菌

  B.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所以要放到火焰上烤一下

  C.这纯属职业习惯,其实不烤也行

D.医生这样做,使水蒸气不会在平面镜上液化,能看清病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同种材料制成两段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导体,甲比乙的横截面积大,如图所示。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两导体升高的温度.正确的是

A.甲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 B.乙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

C.甲、乙两导体升高的温度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让一摞整齐的纸从斜面滑下,发现纸张变得不齐了,这是由于纸张之间有摩擦造成的。同样,让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液体也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片液层组成的,各片层之间也存在着摩擦,产生液体内部的阻力,这就是液体的粘滞性。

(2)晓丽用长度相同的细管来研究液体的粘滞性,做了如下实验。

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测得1s内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如下:

实验次数

液体种类

细管半径/mm

细管两端压强差

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mm3

1

1

P

100

2

1

P

2

3

2

P

1600

4

2

P

32

5

3

P

8100

6

1

2P

200

①可见,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细管的水的体积__________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这说明不同液体的钻滞性不同,我们用液体的粘滞系数η表示。ηη油。

②下面是几种流体的粘滞系数表:

温度/℃

蓖麻籽油的η/Pa·s

水的η/×10-3Pa·s

空气的η/×10-6Pa·s

0

20

40

60

5.3

0.986

0.231

0.080

1.792

1.005

0.656

0.469

17.1

18.1

19.0

20.0

  可见:一般情况下,液体的粘滞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

③在晓丽用油做的实验中,若细管半径是3mm,1s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40.5mm3,则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的A、B是从同一块厚薄均匀的铅皮上截下的两块小铅皮,其中A的形状是正方形,B的形状不规则,现给你一把刻度尺和一架天平(包括砝码),请较准确地测出B的面积。

(1)写出主要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B的面积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     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mL.尽管此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了探究.

(1)甲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程0~5N,分度值0.2N)、天平(带砝码盒)、量筒及水、蜡块(10g左右)
    探究问题:蜡块的上浮条件.
    实验过程:
    ①首先测量蜡块的重力:方案一是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蜡块的重力;方案二是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再求出重力.
    你支持方案          ,理由是                                     .
    ②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③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
   (2)乙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大烧杯、蜡块、铁钉(见图).

   
探究问题:蜡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过程:把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蜡块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为了使浸没在水中的蜡块会下沉,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中,然后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沉入水底.
    方案二: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部分插入蜡块中,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也沉入水底.
    ①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在蜡块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            的大小.
    ②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③虽然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方案一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