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 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
A.AB.BC.CD.D

分析 根据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时做的有用功相同,根据额外功产生的原因分析额外功之间的关系,根据η=$\frac{{W}_{有用}}{{W}_{总}}$×100%=$\frac{{W}_{有用}}{{W}_{有用}+{W}_{额}}$×100%分析它们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

解答 解:由图可知,A为动滑轮,B为定滑轮,CD均为滑轮组;
由W=Gh可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时做的有用功相同,
因ACD中都需要提升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B中没有提升滑轮而做额外功,
所以,由η=$\frac{{W}_{有用}}{{W}_{总}}$×100%=$\frac{{W}_{有用}}{{W}_{有用}+{W}_{额}}$×100%可知,B滑轮的机械效率最高.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拉力和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分清额外功产生的原因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20.根据如图的电路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将一个重为10N的木块沿倾角为30°斜面匀速向上拉至顶端,拉力为8N,斜面高5m,拉力做功为80J,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3N.若仅使倾角θ逐渐增大,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将逐渐增大(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在“测定金属块密度实验”中
(1)使用天平之前,应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当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线上,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下列可使天平平衡的方法是A.
A.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B.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C.将游码向右移动一点       D.增加右盘中的砝码
(2)在已调节好的天平上称金属块,又发现指针偏转情况如上图所示,则下列可使天平平衡的方法是B  (选项同上).

(3)当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的位置、量筒的水位如图2,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金属块质量/g78
水的体积/cm360
水和金属块总体积/cm380
金属块的体积/cm320
金属块的密度kg/m33.9×1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列火车在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一人在火车上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时会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使它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使它随火车一起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前进,所以落下后必须偏后一些,只是距离很小无法区别而已
D.人跳起后直至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左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
(2)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3处挂2个钩码.
(3)实验中得到两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
110.260.1
220.440.2
这两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1的一组数据肯定有错误.经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动力臂应该是0.6 m.
(4)通过实验探究应该得出的结论是F1L1=F2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可以在棒的一端,也可以在棒上其他位置,用字母O表示.②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而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的力叫做阻力,动力用字母F1.表示,阻力用F2表示.③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用L1、L2表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中午放学李刚同学刚进门,从厨房扑鼻而来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1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乙(甲/乙)透镜.
(2)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①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②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错误的.
③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用直径不同的凸透镜做实验,测量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如果各次实验测量的点燃时间不等,则猜想3正确.
(3)①如图2图甲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10.0cm.
②如图乙所示的操作,可便于的调整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在透镜的_同一高度 上,以保证烛焰完整的像呈现在光屏的_中央.
③若图中透镜保持在“50cm”刻度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应在_60~70cm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
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