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组将对猜想进行验证.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A、B、C等多个,要研究其与B因素的关系,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即先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而改变B因素,从而进行研究.
(2)经过讨论,同学们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绳的绕法有关;
猜想二: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准备按图甲、乙、丙和丁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

验证猜想一要按图甲、丙或乙、丁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相等(相等/不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一是错误的;
验证猜想二要按图甲、乙或丙、丁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二是正确(正确/错误)的.
(3)请你为该小组提出一种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尽量让滑轮组满负荷工作(提升可以提升的最大物重)、在转轴上加润滑油、减轻动滑轮的自重等.

分析 (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a、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是否有关,需要保持除滑轮数目、规格相同外,还要提起相同的重物;
b、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是否有关,需要保持除滑轮数目、规格相同外,还要相同的绕线方法.
(3)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加物重,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解答 解:(1)要研究其与B因素的关系,就要控制其他量即A、C不变,改变B;
(2)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是否有关,需要保持除滑轮数目、规格相同,还要提起相同的物重,所以选择的是图甲、丙或图乙、丁;若实验测得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相等,说明机械效率与绕线方法无关,可初步判断猜想是错误的;
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是否有关,需要保持除滑轮数目、规格相同,还要保持绕线方法相同,所以选择的是图甲、乙或丙、丁;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说明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可初步判断猜想是正确的.
(3)要提高机械效率,要尽量减小额外功、增大有用功,可尽量让滑轮组满负荷工作(提升可以提升的最大物重)、在转轴上加润滑油、减轻动滑轮的自重等.
故答案为:(1)B;(2)甲、丙或乙、丁;相等;甲、乙或丙、丁;正确;(3)尽量让滑轮组满负荷工作(提升可以提升的最大物重)、在转轴上加润滑油、减轻动滑轮的自重等.

点评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需要应用控制变量法;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提起的物重、动滑轮的重、绳重、摩擦有关.与滑轮的绕法、升高的距离没有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某实验小组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8cm.
①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蜡烛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可制成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②小梅在实验过程中想得到一个更小的实像,在凸透镜不移动的情况下,她应该使蜡烛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③小昆同学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其原因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或凸透镜、光屏、烛焰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写出其中一种原因).
(2)小文同学在实验室里完成了“海波熔化”实验,并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min012345678910
温度/℃3236404448484848525660
根据上表数据,在图中描绘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②从图象上可知:海波的熔点是48℃;海波熔化过程经历了3min;海波熔化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如图1所示,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上(填“上”或“下”)移动.
(2)如图2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c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投影仪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3)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小莉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小莉应将光屏向左(左/右)移动或将蜡烛向右(左/右)移动
②图3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B.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则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按照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电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均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灯变亮
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灯变亮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灯变暗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灯变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做电学实验,选择的器材为:电压恒为4.5V的电源,阻值为10Ω、20Ω、30Ω和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各一只,“15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

(1)小明同学想尽可能准确的测定未知阻值的电阻(估计10Ω-15Ω之间),请你帮助她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实物图的连接.(友情提醒:电表指针偏转不小于刻度盘的三分之一时,误差较小)
(2)小华同学准备先后分别将10Ω、20Ω、30Ω的电阻替换电路中的R,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并读取与该电阻对应的电流值.他这样做是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当他把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都调不到2V,原因是变阻器的变阻范围不够.
(3)小红同学想测量出自身的电阻大小(约2kΩ左右),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变阻箱(阻值:0-3kΩ),小明和小华各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你认为小华同学设计的方案更好,理由是测量的更准(误差更小);小红同学电阻的表达式R小红=R=$\frac{{U}_{人}}{{U}_{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电视机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小李同学很喜欢看电视,从电视里他可以了解国际国内大事,还可以看体育比赛等等,爸爸还告诉他,电视机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小李在爸爸的鼓励下对电视机做了仔细的观察,他发现:
(1)要看电视,必须插上插头,并且闭合开关,从能量角度来看,电视机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光能、热能;他们家在看电视时一般都熄灭了电灯,说明电灯和电视是并联的.
(2)电视机后盖上开有很多小孔,这是为了通风散热.
(3)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C.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咐灰尘.
(4)爸爸告诉小李,在电视机里有一个显像管,电子枪发射带负电的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使荧光粉发光,这样就产生了光点,数目极多的光点就可以组合成绚丽多彩和变化无穷的画面了,如图所示,小李不小心蘸了水在电视机屏幕上,仔细观察电视机画面白色区域,他看到三种颜色:红色、绿色和蓝色,这滴水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
(5)请你根据所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图中电流的方向为B.
A.从灯丝到荧光屏.  B.从荧光屏到灯丝.   C.不断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和BC两段导体,它们的长度相同,AB的横截面积比BC的小,将它们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串联在电路中,不计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段导体的电阻值:RAB=RBCB.两段导体的电阻值:RAB>RBC
C.两段导体发热的功率:PAB<PBCD.通过两段导体的电流:IAB<I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标有“3V 0.6W”字样,R为定值电阻,闭合S,断开S1,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再闭合S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3A,则灯泡L和电阻R消耗的功率之比是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