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理是:这时叶面上的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可使透过它的太阳光会聚在一点,而将叶子烧焦.

分析 圆形的小水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把叶子烧焦说明此处的温度较高,将其与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联系在一起,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小水珠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使平行的太阳光会聚在一起,会聚点的温度较高从而使叶片被烧焦,所以如果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可将太阳光会聚,会把叶子烧焦.
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在一点.

点评 将小水滴与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与此类似的有,不要在森林里乱丢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也是这个道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用力波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C.拨动不同的吉他弦一定改变吉他的音调
D.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电流表,其零刻度不在表盘的最左端.当导线a、b 分别与标有“一”和“3”的接线柱相连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此时,电流是从导线a(填“a”或“b”)流入电流表,其示数是0.4A.为了增大指针的偏转角度从而减小读数误差,应将导线a与标有“0.6”的接线柱相连,b与标有“-”的接线柱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实验小组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A处的电流IA/AB处的电流IB/AC处的电流IC/A
10.100.120.22
(1)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该结论的得出是否可靠不可靠;理由是只进行了一次实验.
(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你的具体做法是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3)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水中的鱼能看到岸上的小熊,岸边的小熊也看到了水中的鱼,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鱼看到小熊是光的反射现象B.小鱼看到小熊是光的折射现象
C.小熊看到小鱼是光的折射现象D.小熊和小鱼看到的都是对方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在杠杆两侧增减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三次试验后得出了“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一错误结论,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改变力的方向B.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013年,放暑假时,小明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遂宁观音湖气温和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如图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1随时间t2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  )
A.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家庭卫生间的浴霸通常又取暖灯L和排气扇M组成,使用时,可各自独立工作,也可同时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实验用的托盘天平从盒子里取出来,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调节平衡螺母,经过正确的操作,天平右盘内的砝码个数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61.4g,再测出石块的体积为20cm2,则石块的密度为3.07×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