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小明跑百米时,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7秒,则正确的说法是(  )
A.小明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比后50米的平均速度大
B.小明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明在前50米比后50米跑的慢
D.小明在百米跑中速度没变

分析 根据v=$\frac{s}{t}$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然后比较即可判断.

解答 解:在前50米的速度v1=$\frac{{s}_{1}}{{t}_{1}}$=$\frac{50m}{6s}$≈8.3m/s;
后50米的速度v2=$\frac{{s}_{2}}{{t}_{2}}$=$\frac{50m}{7s}$≈7.1m/s;
则v1>v2
所以在前50米的速度比后50米的速度大,小明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平均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要用路程除以对应的所有时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小华同学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
(1)实验中,小华听到两个声音,一个是刻度尺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另一个是刻度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要消除刻度尺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可采取的措施是:手要紧压到桌子的边缘(选填“手要紧压到桌子的边缘”或“手压刻度尺的力要小”)
(2)小明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小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随着刻度尺伸出桌面长度的增加,音调减小(填写声音特性的变化情况).
(3)小明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小华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变化;随着小华用力的增大,响度变大(填写声音特性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近几年,不少地区推行的“区间测速”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
(1)若监测点A、B相距15km,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车辆通过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为多少分钟?
(2)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110km/h和100km/h,该车在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多少 km/h?
(3)该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冰属于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加热到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是-8℃,此时冰还没开始熔化(选填“已经”或“还没”).
(3)在第6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4)从第6min到第9min,物质的内能是增加的(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图丁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应较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L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1kg的煤,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0~6min时间加热过程损失的热量多大?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4N处,小明同学忘记调零就直接测量物体,测得读数是3.8N,则此物体所受重力实际应为(  )
A.3.8NB.3.4NC.4.2ND.4.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一座限重为5×104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4×103 kg.(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外力F=80N,则各图中支持面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分别是Fa=20 N,Fb=80N,Fc=6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到温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