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某班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三组同学分别从图中的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一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B(选填“A”或“B”)套装置.
(2)另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质量不同.
(3)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烧杯口附近有“白雾”,其形成的原因是烧杯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空气放热液化成的小水珠;
(4)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图象可知水沸腾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A(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分析 (1)气压和沸点的关系,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
(2)同样的装置,得出不同的图象,可以考虑水的多少是不同的;
(3)“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4)沸腾是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此时要继续吸热,但温度却不改变;
(5)实验中需要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更普遍规律.

解答 解:
(1)一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B,因为B烧杯上有盖,气压高沸点高;
(2)观察图C中的图象可知,a升温快、b升温慢,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只能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a组水的质量小于b组水的质量;
(3)实验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烧杯内温度高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4)沸腾是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此时要继续吸热,但温度却不改变;
(5)实验中需要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更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B;(2)质量;(3)烧杯内温度高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4)汽化;不断吸热温度不变;(5)A.

点评 水的沸腾实验是初中热学中重要的实验,一般考查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沸点、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沸腾的条件、沸腾的特点、加热时间比较长的原因、器材、水沸腾的图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等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5)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6)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匀速拉动物体A的目的是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间接测出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最大的是丙图.
(2)在图甲中,如果拉着物体A分别以0.2m/s和0.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次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在图乙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A和砝码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砝码不受(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
(3)小明想通过甲、丁两步实验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你分析这两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他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记录,把100cm3大小的“气凝胶”放在蒲公英花朵上,柔软的绒毛几乎没有变形(如图所示),若将其压缩至很小体积之后也能迅速复原,由以上介绍,则可判断,“气凝胶”至少具有密度小和弹性好的特点,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只有0.016g,则它的密度为1.6×10-4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候车时工作人员会告诫人们站在安全线以外,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定值电阻R1、R2和标有额定功率为“0.9W”字样白炽灯L以及特殊电子元件E(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并联接在电路中,且R1<R2,改变电路两端电压U,通过每个电阻、电灯和特殊电子元件的电流也相应改变,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四个电子元件(或用电器)的I一U(或U一I)图线,如图所示.

(1)甲乙丙三个图象中,表示白炽灯的是丙.
(2)若将定值电阻R1与特殊电子元件E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1.95W.
(3)若将定值电阻R2与白炽灯L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5V的电路中,则灯泡的实际功率是0.1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当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木块密度ρ=0.5×103kg/m3,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10N/kg)(  )
A.随着液体的全部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先减小,然后一直不变
B.容器中的液体是水
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5g
D.第30s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3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得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的单位命名为焦耳(选填“能量”、“电流”或“力”),简称“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广播电台的发射线路靠迅速变化的交变电流向外发射电磁波,交变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1次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1Hz,若某电台节目发射频率为88.2MHz,说明发射线路中的交变电流每秒钟周期性变化为8.82×107次,收音机通过接收电磁波来工作,手机通过接收和发射电磁波来实现远距离通话(后两空选填“发射”、“接收”或“发射和接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