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向Q方向、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运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0米
C.甲、乙相遇时离Q点6米
D.经过3秒,甲、乙相距3米

【答案】B
【解析】解:A、甲和乙的运动图象都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和乙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甲在1s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是3m,速度v= = =3m/s,
乙在1s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是2m,速度v= = =2m/s,
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错误;
B、甲到达Q点,甲是从P点出发的,甲的运动路程为12m,运动的时间t= = =4s;
乙和甲是同时出发的,乙的运动时间和甲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
乙的运动路程s=vt=2m/s×4s=8m,
乙是从Q点开始出发的,Q点距P点12m,乙又运动了8m,
所以乙距离P点是12m+8m=20m;故B正确;
C、设甲、乙从开始到相距的时间为t,则Vt﹣Vt=12m,
代入数据得到3m/s×t﹣2m/s×t=12m,
解方程得知t=12s;
甲和乙相遇时,它们到Q点的距离是相等的,
乙从Q点出发,运动的路程s=vt=2m/s×12s=24m,
所以甲和乙相距Q点的距离为24m;故C错误;
D、经过3s,甲的运动路程s=vt=3m/s×3s=9m,
乙的运动路程s=vt=2m/s×3s=6m,
甲比乙多运动了3m;
原来甲和乙相距12m,现在甲赶上了3m,
甲和乙此时相距12m﹣3m=9m.故D错误.
故选B.
(1)甲和乙路程、时间的图象都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了甲和乙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分别找出甲和乙运动1s的路程,再根据v= 求出甲和乙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2)甲从P点出发,运动到Q点,运动的路程是12m,根据v= 求出甲的运动时间;相同的时间内,根据S=Vt求出乙运动的路程,乙是从Q点出发的,原来相距P点的距离12m,加上运动的路程就行;(3)甲和乙是同时出发的,相遇时甲和乙运动的时间是相等的,距离Q点的距离也是相等的,乙是从Q点出发的,根据S=Vt就是乙运动的路程就行,乙的速度在A中已经计算出来了,运动的时间可以根据Vt﹣Vt=12m求出;(4)根据s=vt求出甲和乙三秒运动的路程,再根据甲和乙原来的距离进行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手拍桌子,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根材料相同的导线,粗细相同,长度不同,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则R R;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则U U选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一个电器设备内部的部分电路,AB被封闭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壳内,A是一个定值电阻,B是一种由特殊金属制成的可变电阻,abc是它三个外露的接线柱.当把图甲的ab分别与图乙电路的a′b′接线柱连接,当闭合开关S后,并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6V02A,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Ω.问:

1)电阻A的阻值是多少?

2)电源的电压是多少?

3)当接线柱aa′连接,bc同时与b′连接时,测得多组电压与电流值,并绘制成如图丙的曲线图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A的实际功率为27W,此时电阻B消耗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研究组成原子的更小微粒.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________;1909年,卢瑟福发现了________;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________;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________的设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第八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消除核武器与和平利用核能成为参会国讨论的焦点。关于原子弹与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B.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C.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D.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八年级九班同学探究与声音有关的实验

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
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
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
(1)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 , 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归纳法.
(2)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
(3)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他继续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如图1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用力大小

较大

尺的振动幅度

较大

尺拍打桌子的声音

较大

小马发现他收集的数据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存在的问题是:
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4)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A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B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5)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①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 . 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是正确的.
②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马他们的后一次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填步骤前的英文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想知道家里的金沙菜油的密度,于是他们取了适量的菜油,带入实验室,进行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标尺 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5g,然后将适量菜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油的质量为 g;

(3)将烧杯中的菜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菜油的体积为 mL;

(4)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菜油的密度为 g/cm3

(5)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油漂浮在水面上情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的菜油密度值偏大,只需要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增加一步操作能减少误差,你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质量为76kgM的体积为3×10-3m3,在M物体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l0m的高度,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大小

g=10N/kg

1求物体M的重力?

2求动滑轮下端挂钩上的绳子拉力

3求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