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甲、乙所示,实验小组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酸奶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先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62g.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对体积测量影响较大,为解决酸奶容易粘在容器壁上的问题,他们找来如图丙所示的5ml针筒,抽取酸奶至 5mL刻度处,测得烧杯和剰余酸奶的总质量m2=56.3g.
(3)不用图乙所示量筒,而选用针筒测量酸奶体积的另一个优点是:针筒的分度值比量筒小(或针筒比量筒测量体积精确、或针筒测量体积精度更高);
(4)同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一个“问题”,5mL针筒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 隙”,这部分体积并不计入针筒标记的刻度中,这会导致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为解决(4)的问题,他们想出了一种正确的测量方法:将实验(2)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后,读出针筒的示数为lmL;测得此时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3=60.7g,则酸奶密度为1.1×103kg/m3

分析 (1)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平衡螺母应向指针偏离的相反方向调节;
(2)根据图甲读出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用原来的总质量减去抽取后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从而得到抽取酸奶的质量;根据ρ=$\frac{m}{V}$求出酸奶的密度;
(3)合理的实验操作可以减小测量时的误差,并使操作简便,从这一角度分析步骤;
(4)根据操作过程分析测量的物理量,由于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造成所测体积偏小,从而计算出的密度偏大;
(5)增加步骤后,返回烧杯中的酸奶的质量和体积能够对应,分别求出后根据密度公式得酸奶密度.

解答 解:(1)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由图甲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60g+2g=62g;
(3)由于针筒的分度值比量筒的分度值小,所以测量的体积更精确;
(4)由于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使得针筒内测量的酸奶体积偏小,由ρ=$\frac{m}{V}$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偏小,密度会偏大;
(5)将实验(2)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后,读出针筒的示数为lmL;
针筒内返回烧杯酸奶的质量:m′=60.7g-56.3g=4.4g,
针筒内返回烧杯酸奶的体积:V′=5mL-1ml=4ml=4cm3
酸奶密度:ρ酸奶=$\frac{m′}{V′}$=$\frac{4.4g}{4c{m}^{3}}$=1.1g/cm3=1.1×103kg/m3
故答案为:(1)水平;右;(2)62;(3)针筒的分度值比量筒小(或针筒比量筒测量体积精确、或针筒测量体积精度更高);(4)偏大;(5)1.1×103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测量,用天平和量筒来测液体的密度,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方法,重点应掌握天平的调节与使用方法、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的运用、实验步骤的合理安排以及实验误差的分析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所示,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理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
(1)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他测出的标准大气压值是1.013×105Pa,它相当于约1.013kg的物体压在1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g=10N/kg)
(2)如果将此装置拿到高山上去,测出的结果将变小(选填变大、变下或不变)
(3)某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管中的水柱将不会下降.(选填“会”或“不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标有“220V   1000W”的电炉接在家庭电路中,是电能转化成内能.正常1000s工作产生的热是1×106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烧杯内放一冰块,冰对杯底的压强为P,冰融化成水后对杯底的压强为P,不计水的蒸发.则(  )
A.P>PB.P=PC.P<PD.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植树节上,小芳同学用图所示的水桶提了100N水给刚栽上的树苗浇水,已知桶自重为10N,桶中水深h为30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2.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是多大?
(2)提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应做的改进是:使橡皮球每次从同一高度下落.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12345678910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单层79788280738484828180
双层20232424242522222125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4)请你说出房屋使用双层玻璃的一个优点隔热;隔音等(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在学完浮力的相关知识后,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石块和橡皮泥的密度进行测量
(一)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槽、细线、石块和水(密度为ρ)测出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石块的重力G=2.5N;
(2)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细线对小石块的拉力F=1.5N.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F=1N
(3)小石块的密度为ρ=2.5×103kg/m3
(二)小明利用量筒、水(密度为ρ已知)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将下面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
②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小心放入量杯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③再把橡皮泥团成球放入量筒使之沉入水底.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3
(2)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ρ=$\frac{{V}_{2}-{V}_{1}}{{V}_{3}-{V}_{1}}{ρ}_{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林在“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发现:放在水中的石块沉入水底,放在水中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于是他得出结论:密度大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请用如下器材和物品:体积相同的铁块、木块,细线、弹簧测力计、大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实验证明:小林的结论是错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分别测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物体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h/cm 0 4 610  12
 F/N 4.5 43.5  3 2.5 2.5 2.5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物重为4.5N,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2N;
(2)物体A浸没在水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选填“物体体积”或“排开液体体积”)有关,由表中数据还可知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3)物体A的密度为2.25×103kg/m3
(4)小宇再将物体A浸没在浓盐水中,如图乙所示,比较物体A在水中第5次的实验数据和浓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