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小明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时,选择了两节蓄电池(电压共6V)、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R1、R2、R3,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R及其他有关器材.
(1)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元件连接错误,请在实物图中的错误连线上打“×”,并将正确的连线画在图中.
(2)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测量出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为2V时的电流值,断开开关,将电阻R1取下,换成R2时,为了保证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也是2V,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阻值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
(3)小明发现当换接 R3时,无论如何滑线变阻器都不能使R3两端的电压达到2V,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选小了.
(4)小明根据实验测出的两组数据,得出了实验结论,你认为是否合适,说出你的理由:不合适,仅仅有两组实验数据,无法得出普遍的规律.

分析 (1)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应改为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2)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移动滑片,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故据欧姆定律分析即可判断;
(3)滑动变阻器与电阻R3串联,电源电压一定,由串联电路特点知,滑动变阻器电压越大,电阻两端电压越小,电压表示数越小;现在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使R3两端电压达到2V,可能是因为滑动变阻器分压太小造成的,根据题意由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时,求出电阻R3两端的电压,找出原因.
(4)从实验结论的普遍性的角度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 解:(1)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应改为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测量出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为2V时的电流值,断开开关,将电阻R1取下,换成R2时,即此时的电阻变大,在滑片不动的情况下,定值电阻分担的电压变大,故会大于2V,而此实验中要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所以应该让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变大,故应移动滑片,让变阻器的有效电阻变大,从而分担的电压变多,使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
(3)由题意知,实验所用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均为20Ω,电源电压为6V,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最小,此时电路的电流是:
I=$\frac{U}{R}$=$\frac{6V}{20Ω+15Ω}$≈0.17A
此时定值电阻的电压是:
U=IR=0.17A×15Ω=2.5V;所以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最小是2.5V,故无论如何滑线变阻器都不能使R3两端的电压达到2V,这是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太小的缘故.
(4)从实验结论的普遍性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过程不是很合适的,这是由于仅仅有两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太少,所得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见上图;(2)增大;(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选小了;(4)不合适,仅仅有两组实验数据,无法得出普遍的规律.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的注意事项、电路连接错误分析与改正、电路分析等问题;要注意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接法,滑动变阻器不能同时只接上面两个或下面两个接线柱,应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在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
(2)在实验时,必须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3)可以看到小车沿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长,是因为阻力最小(选填“大”或“小”).
(4)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进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上述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科学推理法(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变小;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45°.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一同学用“可乐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图)所示.

(1)请在甲图中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AB的像A′B′.
(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的像的高度(见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乙图中的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象.
(3)从图象中看出h与S是什么关系?h与s成正比关系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2.03.66.08.010.012.414.0
像的高度h/cm1.02.23.04.05.05.8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平面镜、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选错的器材是平面镜  ;
(2)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物距和像距;
(4)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纸上没有棋子的像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实验中无论怎样调节棋子B,都不能与棋子A的像重合,其可能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6)实验时发现像太暗不易观察,可以采取的改进方法是:用手电筒照(用发光二极管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如图甲所示一种家用调温式电熨斗,工作过程中电源电压恒为220V,电熨斗金属底板质量为500g.图乙是它的工作电路,发热部分由调温电阻R和阻值为110Ω的定值电阻R0组成(电阻值均不受温度影响).调温电阻最大阻值为110Ω,预热时电熨斗以最大功率正常工作110s可使金属底板的温度由20℃升高到220℃[金属底板的比热容为0.44×103J/(kg•℃)],则

(1)以最大功率预热时的加热效率是多大?
(2)电熨斗调温过程中,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是多少?
(3)以最小功率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我们班的三大高手”!小通同学是个“扔纸团”高手,如图(甲),由他出手的纸团划出了一道美妙的弧线准确的落入了纸篓.纸团投出后,纸团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飞行一段距离,从瞄准到投射再到纸团入篓的整个过程中,小通同学对纸团做了功(选填“做了功”或“没有做功”),从纸团出手到入篓的过程中,下列哪一副图线能正确反应动能(E)与时间(t)的关系D.

邻桌的小康同学是个玩“纸飞机”高手,他用同样的纸叠成纸飞机用同样的力投出后,如滑翔机一样飞得“更飘”“更远”(如图乙),纸飞机之所以飞得更远,是因为机翼的上表面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从而形成向上的升力,另外,他在外观设计时,尽量设计成流线型,其目的是为了减小阻力.
还有一个小卓同学是个“斗橡皮”高手,他尽量的用力将橡皮压弯(如图丙),目的是为了使橡皮获得更多的弹性势能.从而使橡皮跳得更高、更远,赢得比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不相同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下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
电流表的位置ABC
电流I/A0.30.31.5
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1.5A,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在读数时,把电流表把电流表0~0.6A量程当做0~3A量程了.
(3)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L1发光,L2不发光,造成其灯泡L2不发光的原因是C.
A.通过灯泡L2的电流小                               B.灯泡L2的灯丝断了
C.灯泡L2的规格与灯泡L1的规格不一样       D.小灯泡L2靠近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决定电灯亮度的物理量是(  )
A.电压B.电流C.电功D.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