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分析 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解答 解: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可.如图:

点评 本题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果声源每分钟振动1200次,那么它的频率是20Hz,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上课时,老师单凭声音也能识别是谁在说话,这是由于讲话时每个人的音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给你一只标有“5? 0.4A”的定值电阻和一只标有“20? 0.5A”的滑动变阻器,在保证所有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若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则电路两端电压最大为10V;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则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而晾在树阴下干得慢,这表明物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会比被100℃的水烫伤得更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较多的热.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物理知识是酒精蒸发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20km指标志牌到上桥的路程是20km;40指此路段限速40km/h.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请计算出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多少?[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如果在C点改用弹簧测力计拉,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应竖直向上拉动.如图乙所示,如果把弹簧测力计斜拉,且拉环固定在支架上,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比步骤(2)中的大(选填“大”或“小”).如果此时在A点的钩码下方再挂一个钩码,为了再次使杠杆水平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应将悬点D向向上(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甲电灯上标有“220V 40W”的字样,它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40W,正常发光时灯的电阻是1210Ω;如果它在110V的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是10W,这时灯丝电阻为1210Ω(不考虑温度变化);如果它与另一标有“220V  60W”的乙灯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中,则甲(选填“甲”或“乙”)灯更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秒表、等质量的液体甲和乙,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用规格相同的两个电加热器的目的是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可以“比较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温度升高相同所吸收热量的多少”.
(2)某实验小组用液体甲和液体乙做实验,给它们加热1min后停止加热,两种液体都未沸腾,最终液体乙的温度高一些.实验结果表明:甲的吸热能力更强.
(3)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比较“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至沸腾的时间长短”来判断谁的吸热能力强.你认为他们的方法不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