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2?成都)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子距离测量仪,R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每厘米长的电阻为0.5Ω,电路各部分均接触良好.物体M只能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P移动,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移动的距离.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1.5V和0.2A.由此可知(  )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变阻器右侧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进一步求出电阻丝的最大阻值,根据题意求出电阻的总长度;.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为2V和1V时对应的电阻,再根据题意求出物体M向左移动的距离.
解答:解:(1)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时,
电阻丝接入电路的电阻R=
U
I
=
1.5V
0.2A
=7.5Ω,
电阻丝的总电阻为R=2R=2×7.5Ω=15Ω;
电阻丝的长度L=
15Ω
0.5Ω/cm
=30cm,
即当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可测量的最大距离30cm;
(2)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接入电路的电阻R′=
U
I
=
2V
0.2A
=10Ω,
物体M位于L′=
10Ω
0.5Ω/cm
=20cm,
故物体M向左移动了△L=L′-
1
2
L=20cm-15cm=5cm;
(3)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接入电路的电阻R″=
U
I
=
1V
0.2A
=5Ω,
物体M位于L″=
0.5Ω/cm
=10cm,
故物体M向右移动了△L=
1
2
L-L″=15cm-10cm=5cm;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是认识到滑动变阻器起不到变阻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成都)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两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小组1猜想:电流可能跟电压成正比;
小组2猜想:电流可能跟电阻成反比.


(1)小组1的做法是:按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此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断开
状态(填“断开”或“闭合”).
保持定值电阻R=10Ω不变,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得到多组数据.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
(2)小组2连接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
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①让5Ω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记录电流表示数;
②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1.5V,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填“左”或“右”)移动,当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
1.5
1.5
 V时,记录电流表示数;
③将10Ω电阻换成15Ω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B
B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定阻电阻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成都)小强同学的质量为60kg,他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每只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5m2,g取10N/kg,求:
(1)小强同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小强同学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成都)小刚同学在实验室用天平测一个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石块的质量是
52
52
g;图乙中电流表的示数是
2.4
2.4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成都)小聪、小明分别做了两个不同的探究.
(1)小聪利用如图1所示的器材对“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以下探究:
①选择器材a、c、d、e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②选择器材a、d、e、f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选择器材a、b、d、e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小聪在上述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C
C

A.比值法           B.等效法           C.控制变量法            D.估算法
(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使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如图2所示,当他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调为28cm时,移动光屏,在屏上可看到清晰的倒立
缩小
缩小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在此基础上,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应将蜡烛向
靠近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调节光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