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死海不死”的文章后,小敏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中字母顺序做了如下实验: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D,可以验证猜想 ;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可以验证猜想 二 是正确的,并由此联想到,轮船的满载排水量越 (选填“大”或“小”),它的承载能力就越强.
(2)分析图中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E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是 kg/m3
(3)实验中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
A、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B、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C、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D、用合力代替同一物体上所受到的几个力.
【答案】(1)三;二;大;(2)1.2;1.2×103;(3)控制变量;C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D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根据F浮=G﹣F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的深度无关,由此可知,猜想三是错误的;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实验可知,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根据F浮=G﹣F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由此可知,猜想二是正确的;并由此联想到,轮船的满载排水量越大,它的承载能力就越强;(2)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2.8N,全部浸没在浓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因此物体在浓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G﹣G′=2.8N﹣1.6N=1.2N;由图A、C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2.8N﹣1.8N=1N,由图A、E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1.2N,设物体体积为V,由浮力公式:F浮=ρgV排,F浮=ρ水gV,F浮′=ρ盐水gV,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
=1.2×103kg/m3;(3)初中物理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的物理实验很多,如:研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故C正确;A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是转换法;B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是建立模型法;D用合力代替同一物体上所受到的几个力,是等效替代法;故ABD错误,故应选C。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从甲地通过两条输电线向乙地用户供电,若甲地电源电压恒为U,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当乙地用户用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户使用的用电器两端电压为U
B.输电线上消耗的电功率为
C.当用户使用的用电器增多时,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升高
D.当用户使用的用电器增多时,输电线上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的物理量,一台机器的功率是750瓦,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测定中学生爬楼功率时,需要的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_,最终表达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个用超薄超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S=250cm2,高度h=10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实心匀质圆柱体物块,密度ρ=0.8×103kg/m3,底面积S1=150cm2,高度与容器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且g取10N/kg计算)
(1)现将圆柱体物块竖直放置容器内,则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
(2)再向容器内缓缓注入质量为600g的水,圆柱体物块不会倾斜,最后均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圆柱体物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3)在第(2)问叙述的情景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欢和小亮两位同学相互协作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探究水被加热至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所示,应 (选填“自上至下”或“自下至上”)固定各个仪器.
(2)器材安装好后,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同学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读数为 ℃.
(3)点燃洒精灯,待水温升至90℃时,小亮同学每隔l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小欢同学及时记录在以下表格内,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了读数.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t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实验(二):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此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刻度,小欢同学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动,才可以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他们进一步实施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烧杯质量m1,
B.将该品牌牛奶倒一部分在烧杯中,测出牛奶和烧杯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体积为V
他们测得牛奶的质量m= (用m1、m2表示);
据此求得该品牌牛奶的密度ρ= (用m1、m2、V表示).
(3)经过分析,两位同学很快发现上述实验操作步骤有不足之处,所测得该品牌牛奶密度数据比包装盒上公布的密度数据 (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 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快慢的
B. “踢足球”时,头球攻门是利用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足球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
D. 做“俯卧撑”时,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