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小亮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验证“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用的器材有:电压恒为3伏的电源,阻值为5欧、10欧20欧的定值电阻各一只,“15欧1安”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

(1)请根据电路图把乙实物图连接完整;
小亮打算每次实验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恒为1.5伏,具体步骤如下:
①先将R为5欧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读取电流表示数;
②再将10欧的电阻替换5欧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读取电流表示数;
③最后用20欧的电阻替换10欧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
(2)如图丙所示是其中的一次实验,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3)当他用20欧的电阻替换10欧的电阻接入电路时,发现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使电阻R的电压为1.5V,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且元件完好,其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

分析 (1)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表选用小量程,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
(2)根据电流表小量程读数;
(3)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结合分压原理确定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多少.

解答 解:(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电表均选用小量程,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如下图所示:

(2)图丙中电流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
(3)验证“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表示数不变,当电压表示数为1.5V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3V-1.5V=1.5V,因变阻器分得电压与定值电阻的电压相等,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等于定值电阻的大小20Ω,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20Ω,而现有的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只有15Ω,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所以,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使电阻R的电压为1.5V.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
(2)0.3A;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

点评 本题验证“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考查电路的连接、电流表的读数、实验中对器材的要求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等知识,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如图1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 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现在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他应选择乙(选填“甲”或“乙”)透镜.
小明选择好凸透镜后再光具座上进行实验:
(2)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甲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f=10cm;
(3)小明按图乙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小;
(4)如图丙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5)小明和其他同学继续利用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20.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6.0cm、24.0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当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1.5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四倍焦距外,那么像(  )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1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

(1)探究过程分为“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该D
A.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B.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动
C.保持R2两端的电压不变
D.保持R1不变,调节R2滑片到不同的位置,改变R1两端电压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表格 1
电压(V)246
电流强度(A)0.40.81.2
表格 2
电阻(Ω)102030
电流强度(A)0.60.30.2
从以上实验数据中可以发现: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相同电压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利用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我们可以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用图2甲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图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电阻箱符号为  ),S为单刀双掷开关,R0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做该实验时的主要步骤有:
A.开关S接a点,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
B.开关S接b点,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C.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D.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①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DBAC(填写字母序号);
②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以后,其示数如图2乙所示,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RX=210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过程中,小明同学做了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步骤2:保持定值电阻R阻值不变,闭合开关S后,使R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如1V、2V、3V,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电压下的电流表示数,比较每次电流表的示数是否成整数倍的变化.
步骤3: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数倍的变化如5Ω.10Ω.15Ω,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的示数,比较每次的电阻值与电流值的乘积是否相等.

(1)如图1为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请帮小明将如图2实物图按电路图连线(注:电流表用“0-0.6A”; 电压表用“0-3V”)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探究在电阻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3)当小明同学在按“步骤3”做时,选一个“5Ω”的电阻,测得电流表示数为0.2A,当换“10Ω”来做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是0.1A,(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你认为电流表的读数将会是大于(填“大于”.“小于”)0.1A,滑片应该向右移动(选填“左”、“右”),此时,手和眼睛的分工是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眼睛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十字路口,一辆卡车、一辆小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并排停在白线的后面,绿灯一亮,三辆车同时启动,小汽车冲在最前面,摩托车其次,卡车最慢.看到这一现象后,小明想到了一个问题:机动车起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第二天来到学校后,小明和几个同学一起讨论这个间题,并提出了两个猜想.猜想一:机动车起动的快慢与质量有关.猜想二:机动车起动的快慢与牵引力有关.于是他们一起来到实验室.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一组实验.
      在静止的小车上放上不同质量的砖块,分别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测出起动后2秒内前进的距离.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小车和砖块的总质量(千克)444888161616
拉力的大小(牛)124124124
2秒后小车离起点的距离S(厘米)4898195235099112449
(1)2秒内小车离起点的距离S越大,表明小车起动越快(选填“快”或“慢”).
(2)通过比较实验次数为①④⑦(②⑤⑧或③⑥⑨)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拉力大小相同时,小车的质量越大,小车启动的越慢.
(3)通过比较实验次数为①②③(④⑤⑥或⑦⑧⑨)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质量相等时,对小车的拉力越大,小车起动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强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米尺竖直放置,滴管嘴与米尺的0刻度线平齐,如图甲所示,当墨水刚从滴管嘴滴出时,用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档(该相机摄出视频影像,每隔0.05s摄下一帧(即一幅)静态画面),摄下该滴墨水自由下落的全过程;接着在媒体播放器上逐帧观看拍下的静态画面,发现第8帧画面上墨水才从滴管滴出,他从第8帧画面开始,每隔2帧选出一张画面,读出有关信息并填入表中.

(1)图乙是小强选出的第14帧画面,请你根据该帧画面提供的信息完成下表的填写.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证明小强的猜想是正确(选填“正确”或“错误”).该墨水下落0.2s的平均速度是1m/s.
(3)小强分析表中的数据,无法确定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猜想: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之间可能存在定量关系.请你在答题卡的如图丙中,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作出水滴下落的距离h与水滴运动时间的平方t2之间的关系图,由图象得到h与t2的关系是成正比(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或“不确定”).
画面水滴已运动的时间t(s)水滴下落的距离h(cm)
第8帧00
第10帧0.15.0
第12帧0.220.0
第14帧
第16帧0.47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60m,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8.0×104J,这辆汽车的牵引力有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现有R1和R2两个电阻,它们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电功率分别为P1=10W,P2=20W,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源两端,则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