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待测液体
[实验原理]ρ=$\frac{m}{V}$(填公式)
[实验步骤]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操作:
A.用天平测量2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CA(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44g,未知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
(4)假如实验器材中少了量筒,在某一量筒的情况下利用天平、小烧杯和水来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请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B.将水装满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C.将待测液体装满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3
D.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frac{{m}_{3}-{m}_{1}}{{m}_{2}-{m}_{1}}{ρ}_{水}$.(已知ρ

分析 测量物质密度时,一般使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frac{m}{V}$计算出密度;
(1)天平的正确使用:①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②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③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为避免液体在容器壁上有残留而造成实验误差,应先测出烧杯与液体总质量,然后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其体积,再测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是所测液体的质量,据此合理安排实验步骤.
(3)由图所示求出液体的质量,由量筒读出液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4)此过程缺少量筒,所以解决此题关键是解决液体的体积.为使水和液体的体积相同,应在小烧杯中盛满水或液体.

解答 解: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为:ρ=$\frac{m}{V}$;
(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即若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1,故正确的顺序是:BCA;
(3)右图中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50g+20g+10g+2.4g=82.4g,
左图中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1=20g+10g+5g+3.4g=38.4g,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2-m1=82.4g-37.4g=44g,
图中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0cm3
液体的密度ρ=$\frac{m}{V}$=$\frac{44g}{40c{m}^{3}}$=1.1g/cm3=1.1×103kg/m3
(4)测量液体的体积的方法: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B、在烧杯内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C、将待测液体装满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3
D、液体的质量:m′=m3-m1
液体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即V′=V=$\frac{{m}_{2}-{m}_{1}}{{ρ}_{水}}$;
则液体的密度为:ρ=$\frac{m′}{V′}$=$\frac{{m}_{3}-{m}_{1}}{\frac{{m}_{2}-{m}_{1}}{{ρ}_{水}}}$=$\frac{{m}_{3}-{m}_{1}}{{m}_{2}-{m}_{1}}{ρ}_{水}$.
故答案为:[实验原理]:ρ=$\frac{m}{V}$;
[实验步骤](1)游码;左;(2)BCA;
(3)44;1.1×103
(4)将水装满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frac{{m}_{3}-{m}_{1}}{{m}_{2}-{m}_{1}}{ρ}_{水}$.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液体密度测量步骤和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间接测量是常用的方法,灵活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移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或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上移动.
(4)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时完整的像(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5)观察蜡烛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左(填“左”或“右”)观察.
(6)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7)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填“直线传播”或“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笑笑同学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请你帮她解释:
(1)在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若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
(3)当杠杆左侧钩码和右侧的测力计处于如图乙所示状态时,在拉力略微减小的情况下,为使杠杆在原位置平衡,可时测力计向右偏转(选填“向右偏转”或“向左偏转”).
(4)考虑到弹簧测力计有自重,若弹簧测力计拿倒了,如图丙所示,测出拉力大小将变小(选填“保持不变”“变大”或“变小”).
(5)一组同学猜想测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列数据:
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4554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只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很大的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小红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质量相同的钩码.

(1)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 点挂6个钩码.
(3)小红按现有方案经多次试验后,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B(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4)如图乙所示,若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每个钩码质量为50g,g=10N/kg,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弹簧秤拉力的力臂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不论什么力都一定得接触才能产生.错.(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2)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天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 的(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生活中的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原来光屏的位置能(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蜡烛的实像.
【分析与论证】(1)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天将蜡烛向左移动了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小天应将光屏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2)在整理器材时,小天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实验拓展】(1)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2)实验时,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使光屏上的像不断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把光屏上移.
(3)小天将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C(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小林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利用支架将自制杠杆AB以O为支点支起来,如图所示.当小林依次在杠杆上的A、A1、A2、A3等各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时,发现越来越不容易提起杠杆B端悬挂的水桶.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小林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你认为其中哪一个问题是最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杆平衡时怎样使用杠杆才能省力?
B.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杆平衡时具有怎样的规律?
C.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问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D.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之问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450mL的水凝固成冰,求冰的质量和体积.(冰的密度是0.9×103kg/m3,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明用天平、细绳、烧杯和水测定某工艺品(实心)的密度.

(1)实验过程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是,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1所示,接下来,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g
③用绳将工艺品拴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208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8cm3
④从烧杯中取出工艺品,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64g.
⑤工艺品的密度为ρ=8×103kg/m3
(2)小明测量的工艺品密度比真实值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是由于测质量时工艺品表面粘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