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如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直径的是(  )
A.B.C.D.

分析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及常用的特殊测量方法--辅助工具法.

解答 解:
测量圆柱体直径时,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卡尺法:用直尺和三角板把圆柱体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用三角板紧夹住圆柱体,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的直径d;
A和B两图中无法确定直径的位置,故AB不正确;
C图中圆柱体的下面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故C错误;只有D正确.
故选D.

点评 我们可以把D图中展示的特殊测量方法称之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直尺等),可用在不能用刻度尺直接准确测量的一些几何体的高度、直径等物理量的测量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重庆朝天门大桥全长1.5km,张华以5m/s的速度骑自行车走完大桥需多少时间?李倩同学乘坐公共汽车用时2分30秒通过大桥,则该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该电表的示数是(  )
A.3.5VB.3.5AC.0.7VD.0.7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5.请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在图中标出螺线管N、S极及电源的正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阅读《神奇的声音》,回答题中的问题.
神奇的声音 
      1921年5月9日,前苏联的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据调查,在半径70公里范围内,人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公里到半径160公里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也没有听到;
     奇怪的是,从半径160公里以外一直到半径300公里的远方,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  这真是怪事!声音怎么会“跳”过中间这片地区呢?物理学家发现,声音有一种“怪癖”,它在空气中爱拣温度低、密度大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密度小的空气,声音便会向上拐弯到温度较低的空气中去.如果某一个地区,地面附近的气温变化比较复杂,这儿温度高,那儿温度低,声音经过的时候,一会儿拐到高空,一会儿又往下拐,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上面所说的那种声音“跳”动的现象. 
     安徽省合肥市建好的长途电话大楼有一座塔钟.这塔钟准时打点,钟声悦耳,响遍全市.但是住在远郊的居民听到的钟声,有时候清晰,有时候模糊,有时正点,有时“迟到”.这是塔钟的失误吗?不是,这也是声音的“怪癖”──爱走气温低、密度大的道路引起的.天长日久,居民们得出一条经验:平日听不见或听不清钟声,一旦突然听得很清楚,就预示着天要下雨了,或正在下雨呢!这是因为这时空气湿度大,湿空气比干空气的密度大,容易传播声音的缘故.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情况下,声音会向温度低(填“高”或“低”)的地方传播,于是声音就拐弯了.
(2)我们白天听到的钟声是靠空气传播过来的. 
(3)平日听不见或听不清钟声,一旦突然听得很清楚,就预示着天要下雨了,或正在下雨呢!这是因为湿空气比干空气的密度大,容易传播声音的缘故.
(4)一天当中,空气的密度值不是(填“是”或“不是”)固定不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2.如图所示,太阳光线斜射,与水平面成30°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在反射角中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水温越低,体积变大,密度越小B.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
C.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D.0℃的水内能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受热均匀;水和煤油吸热 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B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白炽电灯正常工作时温度在2000℃以上,灯丝应选用钨丝,是由于钨的熔点高.用久了的灯丝变细,灯泡发黑.灯丝变细是因为钨丝发生了升华(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灯泡发黑是因为气态钨遇到了温度较低的玻璃壁发生了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