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小亮想测出小木块(密度比水的小,表面经处理后不吸水)的密度.除了此木块,老师还给他提供了如下器材:与木块体积相同的铜块,足够大的量筒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请你仅利用上述器材帮他设计测量这个木块密度的实验方案,
请完成实验步骤:
(1)①向量筒内加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0
②将铜块缓慢放入量筒内水中,记下此时水和铜块的总体积V1
③取出铜块,将木块放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量筒的示数V2
(2)木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ρ=$\frac{{V}_{2}-{V}_{0}}{{V}_{1}-{V}_{0}}$•ρ

分析 (1)实验的原理是ρ=$\frac{m}{V}$;
(2)利用排水法得到铜块的体积,也就得到了木块的体积;再利用漂浮条件,求得木块的重力,进一步得到木块的质量.

解答 解:(1)由①②可得铜块的体积,从而可知木块的体积;
③将木块漂浮在水中,读出V,根据G=FgV得出木块的重力,从而可得其质量,所以该步骤应为:取出铜块,将木块放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量筒的示数V2
(2)木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因为木块漂浮,G=FgVg(V2-V0
木块的质量为m=$\frac{G}{g}$=$\frac{{ρ}_{水}g({V}_{2}-{V}_{0})}{g}$=ρ(V2-V0
木块的体积为V=V1-V0
ρ=$\frac{m}{V}$=$\frac{{ρ}_{水}({V}_{2}-{V}_{1})}{{V}_{1}-{V}_{0}}$=$\frac{{V}_{2}-{V}_{0}}{{V}_{1}-{V}_{0}}$•ρ
故答案为:(1)③取出铜块,将木块放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量筒的示数V2;(2)ρ=$\frac{{V}_{2}-{V}_{0}}{{V}_{1}-{V}_{0}}$•ρ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解题关键是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求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1所示,质量为40kg的小凯同学骑着一辆质量为10kg的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100m,所用时间为20s.自行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1m2,受到的阻力如图2所示.[本题g取10N/kg]
求:(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小凯同学对自行车平均的牵引力是多少
(3)小凯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觉得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
(1)分析BC段:随着h的增大,工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变大,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大小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A点的坐标为(-400,0),C点的坐标为(600,0.5),从图象分析计算可知工件的重力大小是400N.
(3)通过分析和计算可知,这种油的密度为800kg/m3,该工件的密度320kg/m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时所释放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表是小刚研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I与支路电阻R的关系时得出的实验数据,请写出干路电流I与支路电阻R的关系式:I=0.2A+$\frac{6A•Ω}{R}$.
R/?51015202530
I/A1.400.800.600.500.440.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B.太阳能C.石油D.潮汐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秋天的清晨,我们经常发现野外的树叶或小草的叶子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形成露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小华把一纸条放在嘴边,在纸条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纸条向上飘了起来,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形状相同的甲、乙两个杯中,装有相等质量的水,再将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 (ρa<ρ<ρb)分别放入甲、乙两杯中(水未溢出),小球a和b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a和Fb,甲、乙两个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分别是p和p,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a>Fb  p<pB.Fa>Fb  p>pC.Fa=Fb  p=pD.Fa<Fb  p<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