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如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物高l/cm像高h/cm
1351452
2301552.5
3202055
41530510
5126052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在第4次实验中,发光体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小于 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大于1(选填“大于”或“小于”). 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沦是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用文字或字母表示均可)

分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求得其焦距;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可得出结论;同理,根据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可得出结论根据4次试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1)为了能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必须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位置大致在同一高度.
(2)由表中第3此实验的数据,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可知,此时u=2f=20cm.则f=10cm.即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在第4次实验中,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因1、2次实验中像距小于物距,则$\frac{2}{5}$<1,$\frac{2.5}{5}$<1,所以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小于1;同理当像距大于物距时,$\frac{30}{15}$=2>1,$\frac{60}{12}$=5>1,所以,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都大于1;
第1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frac{2}{5}$,像距与物距的比值:$\frac{14}{35}$=$\frac{2}{5}$,
2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frac{2.5}{5}$=$\frac{1}{2}$,像距与物距的比值:$\frac{15}{30}$=$\frac{1}{2}$,
3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为1;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1,
4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frac{10}{5}$=2,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2,
5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为5: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5,则由此可得出结论: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10;倒立;放大;小于;大于;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点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其中首先根据表中信息找出该透镜的焦距,其次是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这些都是在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比起一问一答的题型,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此类题型受到中考的青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阅读下面的短文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人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①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②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高于20000Hz;在15℃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3)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6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 一 个清晰的像;幻灯机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成像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把蜡烛向上 移动.
(5)小明准备换用另一块透镜来做实验,实验前,小明用这块透镜来观察远处的景物时,发现远处物体变得清晰很多,而且将它贴近书面观察数字的大小时,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由此可见:小明的眼睛有近(选填“远”或“近”)视问题,此透镜为凹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正确的是A.
A、6.5cm<f<13cm    B、13cm<f<20cm    C、20cm<f<40cm   D、f>40cm
(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大些.
(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凹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近视眼(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
(4)把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如图乙所示,则烛焰的像C.
A、会消失    B、亮度变暗     C、没有变化    D、成在光屏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中央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大些(选填“大”或“小”).
(2)再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为了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且太阳光透过凸透镜,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你认为此点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
(1)把装着冰的试管放在烧杯内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这种加热方法称为水浴法,目的是为了使冰均匀受热.
(2)下表是某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可知该物质是晶体(填“晶体”或者“非晶体”),它的熔点是0℃,熔化用了4分钟.
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
温度/℃-5-4-3-2-100000123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液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某同学进行测量时记录的数据如下:32.56cm,则他的数据中准确数值是32.5cm,估计值是0.06cm,该同学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或1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5℃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热平衡后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则冰的质量一定是(  )
A.增加了B.减少了C.不变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重3N,茶杯的底面积是25cm2,茶杯内装有450cm3的水.(g取l0N/kg)求:
(1)茶杯内水的质量.
(2)茶杯对桌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