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玻璃板.另外,还有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火柴、白纸和刻度尺.
(1)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重合.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距离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3)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4)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解答 解: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另外,还有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火柴、白纸和刻度尺;
(1)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重合;
(2)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比较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选择两段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5)像与物大小相等;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
故答案为:玻璃板;刻度尺;(1)重合;(2)距离;(3)大小;(4)不能;虚;(5)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注意要使平面镜与桌面垂直,这样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关于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图象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在干燥的环境中,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与轻小物体靠近,发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如图所示,根据这一情景可以判断(  )
A.玻璃棒带正电B.玻璃棒可能不带电
C.轻小物体可能带负电D.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徐和小静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小徐先按图1中甲所示电路图连成图乙的实物图(电压表尚未连接).

(1)小静一眼就看出了小徐连接的错误,并指出如果直接闭合开关将出现短路(选填“断路”或“短路”)现象.
(2)小静只更改跟L1、L2的四个接线柱A、B、C、D相连的某根导线的一端,就使电路连接正确了.他的做法可能是将导线①由C改接到D(指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太阳光经过棱镜时,被分角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将太阳光(白光)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同时说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B.人距障碍物约10m时喊话,回声可以与原声分开
C.小明正常步行100m大约需要10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5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开关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A,A2的示数为0.8A,则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为(  )
A.1.2A,0.8AB.0.8A,1.2AC.0.4A,0.8AD.0.8A,0.8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甲、乙两根镍铬合金丝,设它们的长度分别为L和L,横截面积分别为S、S,已知L<L,S>S,现把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关于它们的电阻和通过的电流大小关系是(  )
A.R>R,I=IB.R<R,I=IC.R>R,I>ID.R<R,I<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水的深度/cm水压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3向上2.6
23向下2.6
33向侧面
46向上5.4
59向上8.2
(1)表中第3次实验数据没有填上,请你根据液体压强特点把它填上.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填“漏气”或“不漏气”)不漏气.
(2)第1、2、3次实验说明: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第1、4、5次实验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若把橡皮膜放入盐水中深9cm处时,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大于8.2cm(填“大于”或“小于”)
(5)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应等于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但仔细观察,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略大于压强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