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下列操作过程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 磨掉一个角 B. 熔化成铁水

C. 轧成薄铁片 D. 从地球运到月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

A. 用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的现象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

B. 探究液化时,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

C. 研究碘的升华、凝华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防止液体碘出现

D. 观察冰、烛蜡的实验中,冰与烛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电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 只要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C.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

D. 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有一体积为3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g则

A. 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B. 此固体的密度为7.9g/cm3

C.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

D. 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当温度降低到相当低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假如科学家能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体,不应该用于

A. 电动机线圈 B. 电炉里的电阻丝

C. 电磁起重机 D. 输电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在学校运动会4×100m接力赛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1)终点裁判是以看到发令枪的冒烟还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请解释。

(2)在交接棒时,下一棒的同学是站在原地不动还是提前助跑,以便更容易平稳交接?请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_____而产生的,震耳欲聋的雷声是指雷声的_____大,如果在看到闪电后4秒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米(声速取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7章 电动机与发电机》知识达标测试卷 题型:综合题

目前汽车刹车器均采用油压制动.油压制动刹车时消耗的机械能以内能形式排放掉,形成能源的浪费.现有一种汽车再生制动器,能把汽车刹车制动时消耗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有效地利用了能量.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汽车再生制动器相当于_______(A/B/C)

A. 电动机 B. 汽油机 C. 发电机

(2)实际上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刹车阻力,仍需要与油压制动器配合使用,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来满足刹车要求,若某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刹车时再生制动器产生的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①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所产生的刹车阻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A/B/C/D)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不变再减小

②在图甲中作出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0~0.8s内产生的刹车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

③如果汽车制动时需要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为1×104N,由图甲可知t=0.5s时再生制动器产生的刹车阻力约________ N,此时油压制动器还需产生________ N的刹车阻力.

④在满足③的刹车阻力作用下,汽车的行驶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在0~0.5s内汽车克服刹车阻力所做的功w=___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沪科新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九章浮力单元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圆柱体的重力为12N

B. 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

C. 圆柱体的体积为8×103m3

D. 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70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