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B蜡烛的烛焰高8cm,蜡烛的像距玻璃板的距离是5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3)该同学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不可能(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这说明烛焰的像是虚像.
(4)细心的同学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B处还有一个较模糊像与B有部分重叠,出现这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

分析 (1)成像特点: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
(2)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3)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虚像上的烛焰不会烧伤其它物体.
(4)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

解答 解:(1)A烛焰高8cm,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烛焰高8cm;
A离玻璃板5cm,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也为5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增加光线的对比,使观察效果更明显;
(3)平面镜成虚像.蜡烛B实际上是没有点燃的,只是蜡烛B的位置和蜡烛A的像重合,感觉蜡烛B好像点燃了,实际上蜡烛B没有点燃,所以B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不能被点燃.
(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故答案为:(1)8;5;(2)较暗;(3)不可能;(4)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正确途径是: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B.太阳能利用可以光热转换、光化转换或光电转换,能量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C.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等是可再生能源
D.拦河坝可以提高上游水位,利用水的势能和动能是通过水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订书机.钉书机的构造上有许多地方应用到我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指出两处.(示例: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是钉书机及时复位.)
(1)压柄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
(2)钉书针(出针口)很尖细有利于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杠杆在使用时有一个类型不同于其它三个,这个杠杆是(  )
A.
缝纫机脚踏板
B.
汽车刹车踏板
C.
镊子
D.
船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几个同学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操作情况,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读出如图甲、乙两温度计的读数.甲读数是75℃;乙读数是37.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过度晒太阳会导致皮肤过早衰老甚至发生癌变,这主要是由于太阳光中的(  )
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紫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树枝上形成“雾凇”
D.
草叶上形成“白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水,放在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充分加热,则烧杯中的水会沸腾,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因为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最后虽然达到沸点但无法吸热,因此无法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