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在下面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3.0mm
(2)2.7×109nm=2.7×103mm=27dm
(3)小明早上7:00出门走路上学,7:20到学校.则小明走路上学要花20min,合1200s.

分析 (1)根据对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
(2)单位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
(3)已知小明上学和到校时间,可以得到上学时间.

解答 解:
(1)三枚一元硬币叠放的高度在1cm=10mm左右,所以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在3.0mm左右;
(2)因为1nm=10-6mm,所以2.7×109nm=2.7×109×10-6mm=2.7×103mm;
因为1nm=10-8dm,所以2.7×109nm=2.7×109×10-8dm=27dm;
(3)小明的上学时间为t=7:20-7:00=20min,
因为1min=60s,所以20min=20×60s=1200s.
故答案为:(1)mm;(2)2.7×103;27;(3)20;1200.

点评 一个数据在数学上如果没有单位还可以表示出其大小,但在物理上一个数据如果没有单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合生活常识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物理数据才有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一千克高浓度铀被用于为核潜艇或核动力航母提供能量,相当于380万升的汽油提供的能量(380万升的汽油能够装满边长为15米的正方体),试计算1.5千克高浓度铀完全释放能提供多少能量.(汽油的热值是4.6×107焦/千克.密度是0.73×103千克/米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桶煤油用掉一半,剩下的煤油(  )
A.热值不变,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不变,热值减为原来的一半
C.热值、比热容都减为原来的一半D.热值和比热容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kg放在斜面上画出他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厘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24dm、1.25dm、2.24dm、1.242dm、1.24dm,则该物体的长度.(  )
A.1.4424dmB.1.242dmC.2.24dmD.1.24d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如图表格.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3313230
空气(15℃)3403750
煤油(25℃)13245000
水(常温)15005200
(1)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指向性.问,声呐发射的是什么声波它有什么作用?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1kHz=1000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  )
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
C.闪电后才听到雷声D.看不见高墙后在的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
(3)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白纸上不出现蜡烛的像的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的目的是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
(4)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镜后的像.再拿蜡烛,竖立着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说是采用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5)若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使它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班同学利用杠杆做了以下的实验: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当杆杠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杆杠处于平衡(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如图甲中,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小明同学用图乙所示的方法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测出此时的拉力大小为F1,发现F1L1≠F2L2,其原因是:把L1当成了F1的力臂.
B:“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如图丙所示装置,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处摩擦忽略不计)
(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frac{2mg{h}_{2}}{{F}_{1}{h}_{1}}$×100%.(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F1,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