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1)将纸板沿ON向前折或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1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图1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图2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大小相等;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并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像点和物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分析 (1)①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②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互换进行实验,观察反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的关系得出结论.
(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通过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得出结论.

解答 解:(1)将纸板沿ON向前折或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已经不在纸板上了,而此时纸板E和纸板F也不是一个平面了,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应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这时的入射角为原来的反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时的反射角为原来的入射角,所以会发现光线原路返回,也就是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可以借助于直角三角板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得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然后利用刻度尺量出点A、B、C、A′、B′、C′到镜面的距离,会发现点A与A′,点B与B′,点C与C′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最终得出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像和物大小相等;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并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像点和物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动手操作实验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如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物质 序号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体积(g/cm3

    1591.8
    210181.8
    315271.8

    4540.8
    51080.8
    615120.8
(1)请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乙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
(2)乙液体的质量体积比是0.80,这个比就是乙液体的密度.则乙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1m3乙液体的质量为0.8×103kg.
(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比的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相同/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中,将导体AB、开关S、灵敏电流计和蹄形磁体按如图所示进行了连接和组装.闭合开关S,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操作是①(“①只让导体AB在水平方向左右运动”或“②只让导体AB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选填序号),这一原理的应用是发电机;如果将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闭合开关S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导体AB会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如图所示,一开口的杯子,装上8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cm2,外部底面积为60cm2;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0.6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力;
(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芳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乙是凸透镜,甲是凹透镜.
(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①,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②.(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3)请提出一条保护眼睛的措施:看书写字,眼睛要与书本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电与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实现的
B.磁场的方向总是从N极指向S极
C.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
D.地球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

(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10.0cm;
(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选填“虚”、“实”);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幻灯机(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 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 1大于f 2(选填“小于”或“大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由如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数据,计算相应的物理量.(ρ=103kg/m3
(1)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6N.
(2)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是1.6×10-4m3
(3)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迷.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的话,那么在乘坐过山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验到冒险的快感,还有助于理解力学定律.实际上,过山车的运动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原理,人们在设计过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原理.如果能亲身体验一下由能量守恒、加速度和力交织在一起产生的效果,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这次同物理学打交道不用动脑子,只要收紧你的腹肌,保护好肠胃就行了.当然,如果你受身体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无法亲身体验过山车带来的种种感受,你不妨站在一旁仔细观察过山车的运动和乘坐者的反应.
在刚刚开始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依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事实上,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的“发动机”将是重力势能,即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样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构成的.重力势能是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自身拥有的能量,它是由于物体和地球的引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过山车来说,它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当它爬升到“山丘”的顶峰时最大.当过山车开始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就不断地减少(因为高度下降了),但能量不会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动能,也就是运动的能量.不过,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于过山车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而产生了热量,从而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这就是为什么在设计中随后的小山丘比开始时的小山丘略矮一点的原因.
过山车最后一节小车厢里是过山车赠送给勇敢的乘客最为刺激的礼物.事实上,下降的感受在过山车的尾部车厢最为强烈.因为最后一节车厢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比过山车头部的车厢要快,这是由于过山车中部的重心最高时,重力势能最大,而当尾部到达最高点时,重心位置已经不在最高位置,已经有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了.这样,乘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人就能够快速地达到和跨越最高点,从而就会产生一种要被抛离的感觉,因为重心正在加速向下运动.尾部车厢的车轮是牢固地扣在轨道上的,否则在到达顶峰附近时,小车厢就可能脱轨飞出去.中前部的车厢情况就不同了,过山车的重心在“身后”,在短时间内,它虽然处在下降的状态,但是它要“等待”重心越过高点被重力推动.
(1)过山车上升阶段,其重力势能增加.(填“增加”、“减少”、“不变”)
(2)过山车在轨道的最低处,运动最快,动能最大,说明物体的动能同速度大小相关.
(3)设计师所设计的过山车轨道中,过山车依次通过的竖直回环的高度一次比一次低的原因是过山车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产生热量,从而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
(4)在过山车运行起来以后,坐在过山车不同位置的乘客,通过某一竖直回环的最高点时,乘坐在车尾部( 选填“车中部”、“车尾部”)通过时速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