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是小明“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
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拉力F/N细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能η/%机械效率的平均值
110.10.60.355.6
220.10.90.374.1
330.11.20.383.3
(1)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弹簧测力计应在运动(运动/静止)时读数.
(2)帮小明完成实验表格的填写.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钩码的重力增大,机械效率将增大;
(4)小明设计的实验表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械效率的平均值,阐述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机械效率不是定值不能求平均机械效率.
(5)小明实验后测量了装置中动滑轮的重为 0.5N,他分析表中数据后发现,F≠$\frac{{G}_{动}+G}{3}$,可能的原因是:滑轮与轮轴间存在摩擦、缠绕滑轮组的绳子有重力.

分析 (1)实验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应用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数据分析答题.
(4)由于机械效率不是定值不能求平均机械效率;
(5)从摩擦与绳重等方面分析答题.

解答 解:(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 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由图知有3段绳子承担物体重力,s=3h=0.3m,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frac{{W}_{有用}}{{W}_{总}}$×100%=$\frac{Gh}{Fs}$×100%=$\frac{3N×0.1m}{1.2N×0.3m}$×100%≈83.3%;
(3)由表中实验序号为①②的实验数据可知,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钩码的重力增大,机械效率将增大;
(4)由于机械效率不是定值不能求平均机械效率;
(5)由于滑轮与轮轴间存在摩擦、缠绕滑轮组的绳子有重力,因此:F≠$\frac{{G}_{动}+G}{3}$.
故答案为:(1)运动;(2)0.3;83.3;(3)增大;(4)机械效率的平均值;机械效率不是定值不能求平均机械效率;(5)滑轮与轮轴间存在摩擦、缠绕滑轮组的绳子有重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滑轮组效率、实验数据分析,应用效率公式可以求出滑轮组效率,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已知这个人重600N,木板重200N,滑轮各重100N,他要用200N向下的拉力才能保持平衡,这时他对木板的压力是4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
D.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是否有关”实验中,小明先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是否有关”,所用的器材有:一个用长木板搭成的斜面、三个质量不同的实心铁球、一个木块.各器材的组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如图1,每一次实验时都应将铁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通过观察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铁球动能大小.
②小雨对小明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不用木块,在木块的位置上固定一个面积较大的挡板,在挡板前面贴上足够厚的长方体橡皮泥,如图2所示,每次实验后都要换上另一块相同的橡皮泥,通过观察比较橡皮泥的形变程度来判断铁球动能大小.此外,他还需要调整金属球的体积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个人坐在行驶的车箱中,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这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路边的房子B.行进的路面
C.行进中的其它车辆D.车箱本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若实验中用平面镜代替茶色玻璃板实验不能(能/不能)完成,原因是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5)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1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6)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蜡烛B和蜡烛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1)如图甲是探究气体扩散现象的实验,抽掉玻璃板后,过一会儿将观察到两瓶颜色都变成红棕色,要使实验具有说服力,正确的做法是:将两瓶位置互换.
(2)如图乙,向装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会看到瓶中出现白雾,这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下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B.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赶快切断电源
C.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6伏
D.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