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闭合开关,若导体ab不动,左右移动磁铁,电路中有感应电流.若导体ab沿磁感线上下运动,电路中无感应电流.(选填“有”或“无”)
(3)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
(4)该实验的结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分析 (1)电路中有电流时,电流表的指针转动,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确定是否产生了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增大感应电流的方法:①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②使用磁性更强的磁铁;③增大导体ab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

解答 解:(1)实验时,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确定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2)磁铁左右水平运动,以磁铁为参照物,导线就是水平运动的,做的是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所以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若导体ab沿磁感线上下运动,不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无感应电流;
(3)我们可以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来增大感应电流,更容易观察;
(4)结论: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故答案为:(1)电流计指针的偏转;(2)有;无;(3)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4)闭合电路;切割.

点评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注意三点:一是“闭合电路”,电路必须是完整的回路,二是“一部分导体”,不是全部的导体都在参与运动,三是“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的运动必须是切割磁感线的,正切、斜切都可以,但不能不切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小明用力向上提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力,同时水桶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力,那么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B.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C.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D.作用点相同,大小和方向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乙所示电路中,有三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你用笔画线把导线补上,要求按图甲电路图连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蟹状星云是900多年前一次超新星爆发中抛出来的气体壳层.超新星爆发时,它的外围物质向四面八方飞散,其中有些抛射物向着地球运动,如图所示,按照经典理论,抛射物射出的光中,向地球运动的最大速度为c+v(c=3×108m/s为光速,v为抛射物本身的速度大小),最小速度为c,则抛射物射出的光到达地球有时间差.蟹状星云到地球的距离约为5000光年,而爆发中抛射物的速度v约为1500km/s,则按照经典理论,从这些数据计算可知,可观察超新星爆发持续的时间约为25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某两点之间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5~1.5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3~6V.小丽通过推算,得出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范围为2~12Ω
B.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3Ω
C.实验中R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2V~4.5V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约为3.75W~11.2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甲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音叉时,与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如乙图所示,小明敲响右侧音叉时,与左侧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也会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乙图实验,则不能(还能/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探究,还必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3)如果有4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某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A′,小明拿另一
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不点燃(点燃/不点燃)后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B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A的像A′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则像的大小不变(变大/变小/不变);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不能(能/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虚).
(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C.(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6)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不移动(向右/向左/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转向自己(转向自己/转离自己/不动).
(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较明亮/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好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6V,滑片P移动到中点时,R1的功率为1.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