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如图所示,较为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有体积相同的一个木块和一个铁块,它们底部的粗糙程度相同,中间用弹簧相连,向内挤压弹簧并用细绳拉住.烧断细绳后,木块和铁块同时向两边滑行,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木块的动能.其中,滑行距离较大的是木块.

分析 ①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在一定条件下,弹性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②在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解答 解:
向内挤压弹簧并用细绳拉住,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烧断细绳后,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木块和铁块的动能;
已知木块和铁块的体积相同,但木头的密度小于铁块,所以木块的重力较小,对桌面的压力较小;又知木块和铁块底部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木块与桌面间摩擦力较小,所以木块滑出的距离较大.
故答案为:弹性势;动;木块.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弹性势能与动能转化及摩擦力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应用,根据木块和铁块体积相同,得到摩擦力大小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1所示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A、B之间接电阻.
(1)本实验通过观察电灯的亮暗程度(或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比较电阻的大小.
(2)小明发现手边只有一根较长的细电阻丝,他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是否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或粗细)有关.
(3)小明利用刻度恼火测电阻丝的直径,他在在一粗细均匀的铅笔上将电阻丝紧密排绕了34圈,从图2中可知线圈长为为2.55(2.54----2.56)cm,进而算出电阻丝的直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图所示,将一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板前蜡烛A,进行观察及实验,在此实验中.
(1)小李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3)实验中,小李放好点燃的蜡烛A后,移动蜡烛B,当B与A的像重合时时,B的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小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高台滑雪时的情景,他脚踏滑雪板从赛道高处滑下,即将到达赛道底部时,他双脚使劲蹬,顺势上跃,进入空中后上身前倾双臂放于身后,向前滑行,两边的青松飞快向后掠过,最终滑雪板稳稳地接触地面,慢慢停下来.请参照示例写出这次活动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
例:物理现象:双臂放于身后,向前滑行
物理知识:运动员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刚下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匀速下行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匀速下行时,机械能减小D.整个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①图甲,能吹起硬币,是因为硬币上方流速大压强小;
②图乙为热机的一个工作冲程,其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图丙为瓶起子使用图,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有一个正方形实心金属块,边长为1cm,浸没在水中时,上表面处于5cm的深度,则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已知金属的密度为2.0×103kg/m3,比一比金属块所受到的重力和浮力谁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大小相等的力是否平衡,小华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3)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用剪刀将卡片一分为二,两张小卡片迅速向两边分离.此操作是为了探究:
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卡片容易扭转.
对此,你对小明的实验装置提出的改进意见是在木块下方装轮子(或垫几根相同的圆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