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老师上课时常使用“小蜜蜂”扩音,声音信号由话筒传入扩音器扩大后从扬声器播出,话筒、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分别相当于(  )
A.发电机、电动机B.电动机、发电机C.发电机、发电机D.电动机、电动机

分析 (1)话筒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其工作过程:对着话筒说话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振动,与膜片相连的线圈也跟着一起振动,线圈在磁场中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2)扬声器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其工作过程:扬声器的线圈中通入携带声音信息、时刻变化的电流,使得在一个瞬间和下一个瞬间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纸盆也就振动起来,便发出了声音.

解答 解:
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电动机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话筒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扬声器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因此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都是电磁感应现象原理;电动机和扬声器都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话筒、扬声器、电动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盛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小球A和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A球漂浮,B球悬浮,如图所示.两球在两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和F,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和p,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F  p<pB.F<F  p>p
C.F<F  p<pD.F>F  p>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是某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0m,在5s-1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0.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入射角是α;改变入射角光的方向,使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变大;以ON为轴将硬纸板的右半面向后旋转,在硬纸板上不能(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10Ω 2A”字样,求滑动变阻器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为2Ω和8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相同,求电阻R0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厦门城市名片筼筜湖(如图)原称筼筜港.本是移除避风坞,素有“筼筜渔火”盛誉.海堤围筑后筼筜港由海湾变为内湖,海水交换的天然通道被切断.筼筜湖的水位大部分时间低于外海水位,目前主要利用西堤进水闸门、出水闸门实施进水纳潮和排放潮水.实现潮水与海水交换.从而改善湖水水质和生态环境.
(1)请结合物理知识简述利用闸门纳潮或排水的过程.(纳湖或排水任选其一作答).
(2)有人建议可利用纳潮或排水两个时段进行潮汐发电,请指出那个时段更适合,并说明判断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某段输电线由铝绞线组成,为避免冰雪天时因附着冰块变粗变重,造成断线危险,附着在线上的冰重与铝绞线重之比达到8:3时,就必须进行除冰作业.已知该铝绞线的直径D0=9mm,ρ=2.7×103kg/m3,ρ=0.9×103kg/m3,每公里铝绞线的电阻R=0.56Ω.铝绞线变粗前后横截面均看作圆,如图所示.
(1)求需要除冰时冰冻变粗铝绞线的直径D.
(2)有一种除冰方法叫“短路熔冰”.即短时间内输电线不经用电器直接通电,利用导线本身发热熔冰.若短路熔冰时通过铝绞线的电流是600A,每千克冰熔化吸热3.36×105J,熔冰效率为80%,则每公里铝绞线每秒钟可熔冰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
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
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雨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1)他首先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竖直放置一块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分别放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当点燃A蜡烛时,A蜡烛的像与B蜡烛完全重合,于是他得到的结论是: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小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3)在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后,小雨又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在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的情况下,将薄玻璃板和B蜡烛分别换成凸透镜和光屏,恰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像,则他们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成像情况如图乙所示,小雨应向下调整凸透镜,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4)调整好后,小雨在光具座上0~20cm刻度范围内连续几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承接到的像都是倒立(填“正立”或“倒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