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
(1)实验中应选玻璃板(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和两支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及其他器材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选填“较明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为了探究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在成像的位置处放置一光屏,则在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镜前点燃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验中观察到镜后的蜡烛与镜前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说明像与物的大小是相等的;两次实验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中平面镜是放在图中PQ(选填“PQ”或“MN”)的位置.
(3)实验中还需要刻度尺进行测量,刻度尺的作用是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分析 (1)①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
②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将另一支蜡烛放在像的位置与像进行比较,运用了替代法.
③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实际并不存在,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根据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3)要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解答 解:(1)①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②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③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实验中观察到镜后的蜡烛与镜前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说明像与物的大小是相同的;
因为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的像与物体对称,所以实验中平面镜是放在图中的PQ位置.
(3)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故答案为:(1)玻璃板;相同;较暗;(2)不能;虚;相等;PQ;(3)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王强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看作平面镜)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个同样的跳棋子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如图所示,用眼睛进行观察,并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A在玻璃板内的像重合,棋子B这时的位置就是A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2)两个同样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若移去棋子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接收到棋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将棋子A放在玻璃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前(选填“前”或“后”)观察;
(5)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6)将棋子A放在某个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数据太少,结论带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太阳光与水平面成40°,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
A.只能为20°B.只能为70°
C.20°或70°D.20°到70°之间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还不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成正确的电路,要求:电流表测小灯的电流,电压表测小灯两端的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图示位置向左端滑动的过程,电流表示数A1示数变大,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不变,电压表V和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在探究“并联电路”特点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小灯泡L1、L2中的电流分别为0.2A和0.4A,则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L1的电阻值小于L2的电阻值B.L1两端电压小于L2两端的电压
C.干路中的电流为0.6A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我们平时听到声音一般是靠空气传声的,敲击鱼缸会发现水中的鱼会受到惊吓,这说明水能传声,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说明固体也能传声.可见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不点燃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3)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5)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将开水倒入杯子中,杯口冒出“白气”、夏天剥开冰棍纸时,冰棍周围也要冒“白气”,这些“白气”是小水滴,它们都是液化现象,常见的露、雾是液化现象;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汽化,后是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