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调节杠杆的平衡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较高一侧调节;
(2)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由此分析为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力的大小;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4)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一般要进行多次测量,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只有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不科学.
解答 解:、
(1)杠杆静止在如图a所示位置,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此时杠杆也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左端上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实验时,用弹簧测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在杠杆上,力的作用点与支点间的距离是力臂,这样便于测量力臂;
已知每个钩码重1N,设杠杆上一个小格长度为L,
根据b图结合杠杆平衡条件得:3N×3L=F×2L,F=4.5N;
(3)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测力计拉力的位置向右移或换用更大量程的测力计,也可以减少左侧钩码的数量或者左侧钩码右移;
(4)只有一次实验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种结论很具有偶然性,不具备普遍性,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杠杆平衡条件.
故答案为:(1)平衡;左;(2)竖直向下;4.5; (3)测力计拉力的位置向右移;
(4)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
点评 注意: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且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力臂才在杠杆上.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5 | 35 | 45 | 55 | 65 | 75 |
温度/℃ | 100 | 71 | 55 | 45 | 35 | 28 | 24 | 22 | 22 | 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实验次数 | 动滑轮重G动/N | 钩码重G钩/N | 钩码上升高度h钩/m | 直接将钩码举高做的功W有用/J | 动力F动/N |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动/m | 使用滑轮组动力做的功W总/J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1 | 0.53 | 1 | 0.1 | 0.1 | 0.7 | 0.3 | 0.21 | 47.6% |
2 | 2 | 0.1 | 0.2 | 1.1 | 0.3 | 0.33 | 60.6% | |
3 | 4 | 0.1 | 0.4 | 2 | 0.3 | 0.6 | 66.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