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利用凸透镜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照相机.
(1)在取材时,胶片使用的材料是______.
(2)照相机的暗箱要做多长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需要做的一项工作是______.
(3)观察时,小明应将______端(填A或B)对着观察的物体,并选择______(填亮或暗)的物体做观察对象.
(4)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到了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暗箱______(填伸长或缩短).

解:(1)在取材时,胶片使用的材料是半透明膜,因为过于透明,大部分光线将穿过无法成像.
故答案为:半透明膜.
(2)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照相机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u>2f,f<u<2f.所以暗箱的长度应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为了解决暗箱长度的问题,他需要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再根据焦距调节暗箱的长度.
故答案为: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再根据焦距调节暗箱的长度.
(3)①因为要使室外远处或者近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半透膜上,所以,应使凸透镜朝外,即B端对着观察的物体.
②为了能在半透明膜上成清晰的像,并选择亮的物体做观察对象较好.
故答案为:B;亮.
(4)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在拍摄照片时,先拍摄到了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即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则将暗箱拉长.
故答案为:拉长.
分析:(1)在该模型中,凸透镜是照相机的镜头,半透明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2)照相机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u>2f,f<u<2f.
(3)①要使室外远处或者近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半透膜上,所以,应使凸透镜朝外.
②为确保像的清晰度.光线充足较好.
(4)凸透镜在成实像时,物距变化,像距也变化,像的大小也跟着变化,具体规律为:“物近像远像变大”.
点评:本题通过模型照相机考查了照相机的结构、使用、怎样使像更清晰等等.体现了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练掌握,并做到举一反三.而且此题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黄埔区二模)某小组同学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继续探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把发光物体A分别放在焦距f为15厘米、10厘米和5厘米的凸透镜前,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都在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测量并记下相应的物距u和像的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
表一:发光体A
实验
序号
焦距
f (cm)
物距
u(cm)
像高
h(cm)
1 15 20 18.0
2 15 30 6.0
3 15 45 3.0
4 15 60 2.0
表二:发光体A
实验
序号
焦距
f (cm)
物距
u(cm)
像高
h(cm)
5 10 20 6.0
6 10 30 3.0
7 10 40 2.0
8 10 60 1.2
表三:发光体A
实验
序号
焦距
f (cm)
物距
u(cm)
像高
h(cm)
9 5 10 6.0
10 5 15 3.0
11 5 20 2.0
12 5 25 1.0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发光物体A的高度为
6
6
厘米.
②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一发光体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随物距增大而减小
同一发光体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随物距增大而减小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5与11、2与6、4与8
1与5与11、2与6、4与8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
④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5与9、3与6与10或4与7与11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物距与焦距比值相同
物距与焦距比值相同
时,同一发光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是相同的.
⑤为了使该小组同学的探究目的更全面,你认为他们还应需添加的器材为
(选填“甲”或“乙”),重复上述实验.
器材:甲(焦距f为20厘米的凸透镜)
乙(高度h为2厘米的发光体B)
请在表四的第二、三列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实现与表一数据进行比较,达到研究目的.
表四
实验
序号
焦距
f (cm)
物距
u(cm)
像高
h(cm)
13
14
15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浦东新区二模)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后,又继续“研究像高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他在实验室选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凸透镜,高度为4厘米、6厘米、8厘米的发光物体及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正确实验,将收集到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f=10厘米     物高8厘米
实验序号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像高(厘米)
1 50 12.5 2
2 30 15 4
3 18 22.5 10
4 16 26.7 13.3
5 15 30 16
表二   f=10厘米     物高6厘米
实验序号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像高(厘米)
6 30 15.0 3.0
7 25 16.7 4.0
8 18 22.5 7.5
9 15 30.0 12.0
10 6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物距u与像高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
像高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增大
像高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增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与6(或3与8或5与9)
2与6(或3与8或5与9)
中的物距、物高和像高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物体越高,像就越高.
小张在表二中尚有部分数据没有填写,若有可能请你帮他填写完整;若不能,请写出不能填写的理由.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虚像不成实像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虚像不成实像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成他的研究目的.
表三   f=
15
15
厘米     物高
8
8
厘米
实验序号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像高(厘米)
11
50
50
/ /
12
30
30
/ /
13
18
18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虹口区二模)小陆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发现老师上课使用幻灯机时,随着老师的调节,同一物体所成像的高度随之变化.小陆由此想到:不同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不同位置处,所成像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解决此问题,他在实验室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并调节好实验装置,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f1的凸透镜,取不同高度的物体分别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与像在光屏上的高度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f1<f2
表一
实验
序号
物距
(厘米)
像距
(厘米)
物高
(厘米)
像高
(厘米)
像高/物高
1 14 18.7 5 6.7 1.34
2 14 18.7 8 10.7 1.34
3 12 24 5 10 2
4 12 24 8 16 2
表二
实验
序号
物距
(厘米)
像距
(厘米)
物高
(厘米)
像高
(厘米)
像高/物高
5 18 22.5 5 6.25 1.25
6 14 35 5 12.5 2.5
7 12 60 5 25 5
8 12 60 8 40 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7与8等数据中的物距、物高及像高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一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和像距相同时,像高随物高的增大而增大
同一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和像距相同时,像高随物高的增大而增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6或3与7或4与8
1与6或3与7或4与8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与物高均相同时,像高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3)为了进一步研究像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小陆同学计算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后记录在表一、表二的最后一列,并由此得出了结论:
(a)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
同一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相同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相同
同一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相同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相同

(b)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
不同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相同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不同,透镜焦距越大,像高与物高的比值越大
不同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相同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不同,透镜焦距越大,像高与物高的比值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利用凸透镜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照相机.
(1)在取材时,胶片使用的材料是
半透明膜
半透明膜

(2)照相机的暗箱要做多长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需要做的一项工作是
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再根据焦距调节暗箱的长度
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再根据焦距调节暗箱的长度

(3)观察时,小明应将
B
B
端(填A或B)对着观察的物体,并选择
(填亮或暗)的物体做观察对象.
(4)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到了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暗箱
拉长
拉长
(填伸长或缩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后,又继续“研究像高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他在实验室选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凸透镜,高度为4厘米、6厘米、8厘米的发光物体及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正确实验,将收集到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f=10厘米     物高8厘米
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厘米)
15012.52
230154
31822.510
41626.713.3
5153016
表二   f=10厘米     物高6厘米
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厘米)
63015.03.0
72516.74.0
81822.57.5
91530.012.0
106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物距u与像高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物距、物高和像高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物体越高,像就越高.
小张在表二中尚有部分数据没有填写,若有可能请你帮他填写完整;若不能,请写出不能填写的理由.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成他的研究目的.
表三   f=    厘米     物高    厘米
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厘米)
11    //
12    //
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